我院文学系举办第七届金沙大讲堂系列活动
发稿时间:2019-01-18
11月20日至11月22日文学系举办了金沙大讲堂活动。此次活动文学系邀请了张华山教授、饶小兵教授、田维刚教授、金铁木教授、著名编剧高璇老师、著名编剧任宝茹老师六位学界专家,给同学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讲座。
11月20日上午张华山教授在教学楼三楼1313教室与播音主持专业的同学们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张华山教授是四川文化艺术学院艺术总监,广播影视系主任,曾任中央电视台副总编辑。1979年组织中央电视台第一台春节文艺联欢晚会《八十年代第一春》;创办或参与创办了《舞台与银幕》、《电视与观众》、《国旗国歌》、《经济生活》、《黄金时间电视剧》等栏目。出品电视剧《红莓花儿开》并为其主题曲作词作曲。
此次张华山教授讲授了,时代的发展进步以及现代社会电影与电视的发展,同时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人生经历。讲座氛围非常活跃,张华山教授和同学们做了许多互动。此次讲座同学都收获颇丰,在欢声笑语的氛围之中张教授结束了他精彩的讲座!
11月20日上午饶小兵教授在图书馆大阶梯教室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生动的讲座。饶小兵教授是中国优秀的摄影、影视制作人,也是我校管理系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影视制片专业方向的客座教授。1993年他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制片管理学士,1998年毕业于纽约大学电影制作硕士。饶小兵教授曾担任过《爱情三十六计》、《告状》、《DIAMOND DOGS》、《使农架传奇》等多部影片的摄影指导,在2005年其摄影指导的影片《张思德》获金鸡最佳摄影奖提名。
此次的指导交流中饶小兵教授就拍摄对剧作的影响、技术对电影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跟同学们展开交流,并针对这些问题就自身经验以聊天的氛围展开详尽阐述。饶小兵教授以现场互动编讲故事的方式教给在场同学一些实用的剧作技巧,引导同学增强剧作能力、提高剧作热情。在讲座的最后,饶小兵教授为同学们推荐了伯格曼等大师影片,并为同学解答专业上的困惑,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11月21日下午金铁木教授与田维钢教授的讲座在图书馆二楼阶梯教室顺利进行。金铁木教授与田维纲教授通过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将丰富的经验给予同学们。
金铁木教授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毕业,中央电视台著名导演。导演纪录片《玄奘之路》、中国第一部真正的数字电影《圆明园》、大型文化史诗电影《大明宫》。导演大型纪录片《复活的军团》获得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纪录片大奖,中国电视金鹰奖最佳导演奖等八个奖项。田维钢教授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学院电视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电视编辑、教研室主任。国家邮政局EMS宣传片导演、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宣传片导演。作品获得过“中国新闻奖”、“中国广播电视奖”。出版专著《新技术时代的电视新闻的制作与传播》。先后在《现代传播》等专业刊物上发表“北京奥运电视报道的新技术实践”、“微博传播对大众传播经典理论的有限性和有效性“等论文十余篇。
金铁木教授讲述了中国电影纪录片的开端,与同学们分享了《复活的军团》、《圆明园》等一系列优秀代表作;重点强调了客观拍摄纪录片的重要性、创作者的客观态度、导演自己的价值观。并通过学生提问的方式,直接明确的解答同学的疑惑之处。使同学对于现代电影纪录片和故事片的近况有了更加具体细致的认识。他说:“我介绍纪录片和故事片制作经验。不希望限制住同学们的思想,而是希望切换或知识共荣”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金教授用他的方法,使我们充实自己,创造属于我们的电影时代!此次讲座在教授与同学讨论的声中圆满结束!
11月22日上午,著名影视编剧高璇老师和任宝茹老师同时为我校同学进行了一场精彩的讲座。高璇老师、任宝茹老师均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二人的代表作主要有《别了温哥华》、《我的青春谁做主》、《婚姻保卫战》,在2018年合作编写的《归去来》获得第24届华鼎奖中国百强电视剧最佳编剧奖。
在讲座现场两位老师主要围绕电视剧与同学们分享了一些经历与经验。就电视剧的起承转合、电视剧的结构主线、电视剧行业市场等方面展开详细分析。最后交流环节高璇与任宝茹老师就自己年轻时的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她们合作时的历程,回答了同学对于现阶段同学之间合作时发生矛盾如何解决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