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蛾》《小狗能看见蓝色》两部戏剧作品在第八届金画眉戏剧展获奖
发稿时间:2025-08-02
第八届“金画眉戏剧展”近日在北京国家话剧院圆满落幕。本届展演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文化管理协会主办,汇聚全国顶尖戏剧力量,旨在发掘与扶持戏剧新锐力量,搭建具有行业影响力的创演平台。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中心主任、一级演员于洋,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中心副主任、优秀演员马珊珊,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教授、亚洲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事业部副部长边文彤等17名行业专家担任评委。经过激烈角逐,我校文学与导演学院选送、导演表演教研室主任姜璐璐指导、2024级戏剧影视导演专业学生创作的两部作品表现优异,改编剧目《蛾》获“明星剧目”奖,原创科幻剧《小狗能看见蓝色》获“特别优秀剧目”奖,并同时摘得“优秀导演”“优秀编剧”等个人奖项。






《蛾》的剧照
《蛾》取材自中国古典悲剧《窦娥冤》,聚焦于其中最具戏剧张力的公堂段落进行重新演绎与拓展。作品以“蚕成茧,破茧为蛾”的生命隐喻为叙事主轴,通过独特的舞台美学与肢体语言,刻画出主人公挣扎求生、向死而生的悲剧美。改编编剧及导演傅煜涵在创作阐述中表示:“‘窦娥’的‘娥’与‘飞蛾’的‘蛾’声相近,二者同样经历了被缠绕、被禁锢、再破茧而出的过程。”她在剧本结构中删去原作中神化色彩浓重的沉冤昭雪结尾,转而专注于主人公个体精神的挣扎与抗争,强调蛾“在绝望中选择扑火、逆光而行的东方美学意志”。


《小狗能看见蓝色》是一部融合科幻叙事与诗性意象的原创剧作。故事设定在资源枯竭、生态濒危的2099年,讲述一只名为“元宝”的小狗在全由机器人掌控的避难所中苟延残喘,而“蓝色”这一象征生命与自由的色彩,成为它与世界最后的联结。编剧及导演张力文分享创作灵感时提到,该剧源于她与家中陪伴13年的老狗“告别”的经历:“当一条生命走向终点,我们是否有权替它做出最后的决定?”她将故事置于末世语境中,借助极致环境下的情境冲突探讨生命、尊严与选择。




《蛾》的剧照



《小狗能看见蓝色》剧照
影视艺术创制中心主任陈亮表示,教学需创新,成果应服务社会。通过此类平台,可将课堂创作激活,走出校园、走进剧场、走近观众,强调戏剧是艺术表达与社会参与的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作为未来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意识与专业态度。指导教师姜璐璐指出,作为大一新生,主创团队展现出极强的独立创作意识、社会关怀、专业精神和艺术执行力。


此次“双丰收”是文学与导演学院教学实力与创作水平的集中体现。《蛾》展现了对经典文本的现代解读与舞台掌控力;《小狗能看见蓝色》则体现了学院在鼓励原创、探索多元题材上的前瞻视野,以及将人文关怀融入类型叙事的创作能力,生动诠释了学院培养“文导兼备”复合型人才的育人理念。两部作品的成功入选与获奖,彰显了学校戏剧教育的育人成效与创新能力,也将激励青年学子在艺术道路上持续前行。
据悉,金画眉戏剧展自2018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八届,是戏剧教育领域的重要平台,其专业性与权威性吸引了众多戏剧人才和团体汇聚北京,共同探索戏剧艺术创新。本届首次增设“专业戏剧展演”单元,致力于构建校园戏剧生态、培养专业人才,弘扬青年“讲好中国话,演好中国戏”的精神,促进戏剧艺术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供稿部门:文学与导演学院
编审:范乐彤 赵奕淩
编辑:刘镕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