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2019届图片展预告篇
发稿时间:2019-05-28

2019届图片毕业展就要来临啦!

 

 

                                                              包齐

《光》

环境污染问题是人类一直困扰的问题,塑料制品就是其中之一,塑料指塑料纤维或者颗粒,大多属于纳米系列,人眼往往难以看见微塑料,在沐浴产品里最多见,污水过滤却很难排出,随着水流放入大海。如今有很多动物和海洋生物受到塑料制品的威胁。

刘家豪

《交叉之地》

身体是一个空间,我们自己与自己形态的关系往往是矛盾的,复杂化,概念化,而且越来越多地是共享的。这种复杂的关系远非新奇,而是在“后工业社会”的数字化和虚拟化时代呈现出新的维度。它曾经是一个缥缈之地,现在是一个永久的交叉之地,我们为它制定期望,从纠缠到现实,从清晰到朦胧,从好奇到痴迷,让我们梦想着其他的身体和生命相结合。

陈小圆

《最后的凝视》

我们处于高速发展和快节奏的生活中,现代大量的传统文化正面临存亡问题。此次创作的目的是想通过表现濒危的地方戏种来暗示大家,有大批历史流传下来的传统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即将消亡我希望作品中表演者们“最后的凝视”可以直击人心,使观者感受到这种岌岌可危的观念带动观者对这方面产生关注和思考,甚至能够作用于宣传及保护。

韩天洋

There 在此处》

我们为什么有孤独感,因为我们经常会冷静、客观的处理问题,处理生活,我们经常会失联。我带着仪式感,记录他们最正经的一瞬间,凝固住这种孤独感。他们之后的故事即将在这个空间下发生。

你觉得我的作品人和空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脱离?和谐?

我们对于所处的空间伴随着事情的发展有很多设想和心理暗示,就像闪灵一样,因此,你看到一个人在一个空间场景下,你会主观猜测他的情绪。

孤独感是当代最正常的一种状态,可以因为表情、肢体语言、空间。虽看似人在空间内,但在画面中呈现的是臆想中人在臆想中的空间内表演。他们在舞台上,在光线下,表演孤独。

栾博威

《恋我》

此次创作通过对盲人、聋人、异装癖、同性恋、躁郁症患者这五类特殊人群的文献类调查、接触、采访与拍摄让人们进一步了解特殊人群。同时利用多种摄影形式对特殊群体的呈现能够让更多的人重新看待特殊人群,更好的做到人人平等;希望特殊人群正确的认识自己,用积极的态度面对自己。

闵锐

毕兹卡

如今传统纪实影像人们已经司空见惯,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经被人们逐渐遗忘,我作为少数民族土家族的一员,便思考能否用艺术的手段重拾人们对于传统文化元素的关注,而马蒂斯艺术作品带给了我灵感,他的作品风格注重于对图案的提炼,用色的大胆和纯净,对生命的浓浓感动,于是我使用单独的图像元素作为记号语言,去掉多余的场景,空间,来探索让影像更直白的表达方式

王瑛嘉

《消费文化的溃败》

我呈现的一组对未来设想的画面,通过画面反思消费文化带给我们的影响。也是对当今消费文化的反思。更主要的是对当代消费文化更直观的描述,并且让看的人过后同样会产生联想并反思。同时用直观的表现手法对未来消费文化下的消费品做设想。在表现的过程中能给人有直观的冲击力,可以做到不需要了解主题就能明白我是在对消费文化的一种思考和设想。

王悦

《夔魖》

作品的灵感,来源于对魔幻色彩的作品的不断的尝试。起初沉迷于古代的神兽,后将人体美学,自然,等不同元素进行融合。不论是中外,人门对鬼魅总抱有着敬畏和好奇,他们或是妖艳媚惑,或说狰狞可怖。而将夔魖拟人化,舍弃那些可怖的厉爪獠牙,将其用人体线条的美来代替,带来别样的视觉感受。

魏传兴

《 对于“孤独感”影像的反向思考》

平日生活中的我们终有孤独的一面,每个人都有着多面的情感,于是我发现人的孤独这一面,孤独是一种感觉,是自我空虚的表现,孤独也是内心的一种反应,生活中的一些问题都会让我们自己觉得陷入孤独之中。我觉得孤独是一个人内心深处的秘密,不会轻易的被表达出来,然而正因为这种情绪的神秘,使我萌生运用影像画面来表达的强烈愿望。

吴东权

浮世万千

吾少慕侠,此作述矣一个凄惨之情,由吾生历经之事而改,谓吾昔之结,浮华之世,生之栖,吾等尝慕逸,如侠者也,既谓自由之所求,亦不求报之助弱。黑白之作,如阴如阳亦如善如恶。善恶于一念之间,吾等向美之情,向美之生,虽不知接来生事,愿承谓生于情抱美之心。

张雪纯

《惘》

漂泊与寻找,拒绝与回避是我们这一代年轻女性迷惘的一个状态。同时当代女性也是独立坚强的。在找一个合适风格来表达当代女性的韧性时,发现现在的女性与王家卫电影描述的主人公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在颜色的选择上也追求过期胶片极致的色彩差异

赵佳慧

《盛宴》

摄影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和真实,将荒诞与虚幻的元素融入其中,在摄影真实性的同时,不再局限于现实世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以黑暗童话为风格,引发对社会问题的思索,以一种崭新的视角,来诠释摄影的理论。

朱晓远

《归化与异化》

绝对的归化和绝对的异化都不存在,在归化中有异化,在异化中有归化,这一组翻译学的词汇将我的作品阐述的淋漓尽致。绚烂的色彩,代表着不同的情绪。千奇百怪的姿态,体现着不同的内心。就像归化与异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此次图片展的顺利展出除了那么多的优秀作品外

还有一群辛勤的幕后工作者

放心是船,满意为帆

团结是皮,奋进是馅

就是这样一群默默付出的老师和同学们

                                          为这次图片展的展出沟通了桥梁

                                                       

 

 

在此,预祝我们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2019届图片展顺利开展

时间:2019523日—2019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