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录音艺术与技术系特邀郑嘉庆老师举办讲座
发稿时间:2017-12-26

12月22日上午,录音艺术与技术系特别邀请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副院长兼党支部书记郑嘉庆副教授在混录棚举办题为《其实,神秘的电影声音,并不神秘——电影声音创作后期工艺与工程建立规范》的专家讲座。


郑嘉庆老师2001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录音艺术方向,同年考取本系研究生创作与理论方向,2004年获得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5年公派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电影系,就读电影理论与批评专业,获得硕士学位。郑老师主要教授的课程有《电影声音》、《专业英语》、《环绕声制作技巧》、《电影声音创作》等。近年来,由郑老师担任声音指导的获奖影片有:《美丽童年》(2017)、《不成问题的问题》(2016)、《衍香》(2014)等。

在本次专家讲座中,郑嘉庆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抛出了几个问题:什么是多声道?调音台上母线与各通道是如何进行输入输出的?后期制作工艺流程共分为几个阶段等。基于这些问题,郑嘉庆老师带领同学们对于专业声音创作后期工艺进行了梳理,针对同学们薄弱的知识点进行巩固加深,着重为同学们展示讲解音频工程建立的标准,以及规范的工程建立在整个声音创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郑老师通过自己的作品影片《不是问题的问题》中300多轨道的素材工程文件,指导学生们如何为素材命名、分类(分轨)以及国际声道设计。在讲座的间歇,郑老师耐心地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诸如“同期声”、“无线话筒”与“后期声”的使用比例,无线话筒的具体使用等。
郑老师从自身出发,立足十年的声音制作经验,和同学们分享了很多专业技术知识,为同学们找到了学习的方向。同时,通过郑老师的专业讲座,弥补了录音系课程的不足、教师经验的不足。为录音系声音创作课程的建设、声音制作方向教师的提升,做出了贡献。
讲座是以问答的形式进行的,气氛活跃,讨论热烈。
再次感谢郑嘉庆老师!


(录音艺术与技术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