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是知识、思想的摇篮,是文化积淀、传承、发展的重要阵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对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层面,是从属于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作为社会文化建设的先导,校园文化建设也备受重视,校园文化建设日益成为衡量大学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既有社会文化的共性特征,也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于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对于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多年来,文学系一直秉承学院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根据每个专业独特的教学规律,专业方向涉及影视编剧、影视策划;电视编导、文艺编导,2016年新增新闻学专业。
文学系在专业教学的基础上,以开阔学生眼界、拓展专业领域、提升学生素质、鼓励学生创作为主要方向,并在课堂内外创建个性化的校园品牌文化。
一、 文学系金沙奖
文学系金沙奖,因学院坐落于金沙滩畔而闻名,“金沙”更寄希望于同学们们能在学习中聚沙成金,将来学有所成。金沙奖的创办旨在鼓励文学系学生创作,设立剧情短片单元(最佳编剧、最佳剧情短片)、纪录片单元、长剧本单元、大师研究单元、深度报道单元、优秀毕业作品单元(优秀毕业剧本、优秀毕业短片、优秀毕业纪录片)、电视文艺单元、新人奖单元共8个单元24个奖项。
1.金沙视角
第五届金沙奖以“别出机杼,妙笔生花”为标语,以鼓励学生创作、表彰优秀学生作品为宗旨,奖励并鼓舞了一批又一批的文学系学子勇于创作。随着文学系的不断发展壮大,从第五届金沙奖开始,由新闻学专业的同学主要负责,在老师的带领下,于金沙奖举行前期,在我系的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对往届金沙奖的回顾及本届入围作品的介绍。由同学们自主撰写文案,录制金沙联播,剪辑后进行推送。从实践出发,将所学得以所用。
2.金沙放映周
在文学系金沙奖举行前期,开展金沙奖优秀作品放映活动,多单元多作品由专业老师对优秀学生入围作品进行讲评。放映活动既是教学成果的展示,也是对优秀学生作品的表彰。展映活动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创作热情,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金沙放映周”活动中,同学们积极参与,交流与学习氛围热烈,在思想的碰撞中相互学习,迸发创作新思路,对“自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解读,共同进步。
2. 金沙大讲堂
文学系自成立以来邀请多位业内知名学者、前辈做客大讲堂活动。
周传基教授:“什么是电影”的远程视频讲座;张以庆导演:导演创作交流会;王兴东教授:“关注现实,高扬主体价值观”;张献民教授:“电影综合评价系统”;张华山教授:“中国电视业的前生今世与发展”;周铁东教授:“与观众对话,对资本负责”;薛明山老师:“纪录片的市场化运营”;还有许建海教授、张树华教授、曹保平老师、薛晓路老师、吴辉教授和德国作家史岱帆•舒曼先生等专家教授的座谈、讲堂活动。
金沙奖的规模在不断扩大与提升,学生们的创作、学习的激情更是越来越高涨。
二、 专业社会实践
2014年起,文学系本着为学生着想、立足专业、服务地区的理念,在系主任郑雅玲教授的沟通下,文学系正式同张家楼镇政府和黄岛电视台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使之成为我系学生的重要实践基地。希望同学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多的接触社会、深入行业、观察生活、锻炼自我。
在实践报告会上,在同学们陆续的演讲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乐言•践行的真正含义。善于表达与交流,勇于实践与行动。在探求这个社会的真理中摸爬滚打。我们在路上,也许一次次的实践活动带给我们的是接触不同的人,感受不同的事。在这个过程中,有感动,有欢笑,有愁烦。但是,乐言而践行,才是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三、 电视台联合专业实践
文学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与黄岛电视台进行联合专业实践活动,对参加实践活动的同学们来说都获益匪浅。这样的实践是一次真实的现场体验,同学们收获了丰富的专业经验,像是在电视台工作的真实写照,为以后的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电视台联合录制从教学出发,立足于学生专业实践,为文学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打下了良好基础。使同学们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实践长才干,将所学有所用。
四、 参加北京电影学院金字奖
自2014年起,在系主任郑雅玲教授的协助与支持下,每年文学系都有多名学生前往北京电影学院参加北京电影学院金字奖活动,搭起了两院文学系之间的交流桥梁。在十三届金字奖活动中,我院文学系多名学生作品在不同单元被提名入围,收获颇丰。
交流活动不仅展现了文学系学生的优秀作品,也极大的促进了我院文学系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的交流与合作,也为我院文学系学生提供了更宽广的学习平台。激励了同学们努力学好专业知识的信心与决心,为以后的创作打下牢固的基础。在观摩影片与主创交流中共同学习,取长补短,提高自我,在浓郁的氛围中学习新的知识。
五、 品牌晚会活动
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文学系连续五年新年晚会从策划到演出完全由学生们操作,是成功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文艺编导方向的同学们提供专业的晚会编导、节目策划的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风采、锻炼业务能力、提高实践技巧的机会。同学们的创作活动还囊括了新年晚会、毕业晚会、大型综艺节目等一系列高水平的精彩文化盛宴。
并于2017年新年晚会,首次在校外实现六讯道导播实时切换,为同学们创造了最新的硬件条件技术。最大限度满足了现场拍摄、灯光照明、音响及舞美设计的需求,为文艺编导方向的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基础,同学们也积累了宝贵的专业实践经验。
六、 文学系学生会
文学系学生会自2014年4月成立以来,发展到现在的第四届学生会,共吸纳优秀学生近120名。主席团下设六个部门,分别是组织部、学习部、生活部、宣传部、外联部、文体部。六个部门辅助着文学系的成长,架起了一座师生沟通的桥梁。
几年来文学系学生会辅助系内承办了多次大型活动,协助老师完成实践教学活动,学生会的成员们真正做到了学生干部的带头作用。同时文学系学生会负责管理和维护我系的微博、微信公众平台,确保实时推送院系各大通知及活动。成员们在工作中团结协作,密切沟通,让学生会的工作更加有效率,更加有保障,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我系师生,为校园文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七、 文学系系刊《景框》
文学系系刊《景框》由文学系学生会承办,通过全系范围内征集杂志内容,让同学们的创作有一个发表的平台。杂志中刊登了优秀学生剧本摘选、影评、散文、采访、专题文章等,也包括我系客座教授和在职教师所写的专业性文章。杂志的策划、主笔以及排版设计全由学生自己完成。内容丰富有趣,可观性强,深受同学们的喜爱。
八、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文学系多次组织师生进行观影活动,影片观摩和映后的交流为课上教学提供了新的帮助。组织新生进行秋游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在秋游活动中加深了同学间的感情,游玩过程中同学们团结互助,提高了文学系的凝聚力,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文学系作为学院的一份子,积极迎合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努力提升校园文化的影响力,为建设和谐校园、建设国内一流电影学院贡献力量。
(文学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