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院学生会常务副主席刘宇霆谈校园文化建设
发稿时间:2017-03-21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独特办学精神、道德规范、文化传统、生活方式等内容的总体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校园文化建设是以社会文化为基础,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为主体,以精神文化为核心的,理念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和特色文化相统一的一种群体性文化。它具有文化认知、价值导向、生活娱乐、精神激励、能力培养、力量整合等功能,是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载体。校园文化的品味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内在品质。

一、传统文化进校园
传统文化进校园,一要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时段,这是“固本工程”;二要融汇到教材体系里,这是“铸人工程”,三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
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国家、民族历史绵延五千年的重要支撑,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国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根基,优秀传统文化还指导着中国人做人、做事、待人接物的方式方法。在当今世界文化多元交融的过程中,如果不采取果断措施,加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力度,中国人的重心会发生偏移。
传统文化进校园要做四件事,一是加强教材体系建设,有针对性选择合适内容进入教科书,二是在涉及规律、方法论等技术层面,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比如国画、书法、中医药、武术太极等传统文化都可以进入,三是加强研究阐释及现代性、创新性转换,为学科建设加强培养人才,四是还要推进国际传播,传统文化不仅进校园还要出国境,讲好中国故事。
二、生命教育进校园
“生命教育”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珍爱、关怀、敬畏与欣赏生命,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学会生存,学会与人相处,既懂得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又懂得如何尊重他人的生命,重视而不是漠视家庭、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生命。
“生命教育”是学校教育必要内容,在许多发达国家,“生命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教育学生参悟生命之真谛,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生命之可贵,珍惜生命的来之不易。引导学生对人的生命来自哪里、人为什么要活着、我们为谁而活、如何活的更充实更有意义等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以平常的心态面对生命,摆正生命与理想、生命与幻想的恰当位置,逐步学会自觉主动地调节自己的心态,自然应对现实中的矛盾,煅造成熟的人格。
三、社会公益进校园
近几年,高校学生公益力量不断壮大。在各大高校都有涉及公益的社团,部分社团结合所学专业特长开展公益活动,受到社会公益组织的认可和青睐。热情、素养高、有创造力是大学生志愿者的优势,但仅凭热情做公益还不够,资金不够、经验不多、效率较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公益活动的步伐。
建议大学生公益组织多融入社会,与社会公益团体形成合力。社会公益组织也应积极从观念层面帮助大学生提高公益素养,为学生的公益活动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为大学生实现公益理想搭建平台。引导更多大学生加入到公益的队伍中来。
四、心理教育进校园
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常常面对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压力,压力积压在一起,久而久之,会造成心理上的障碍。心理健康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因此,在大学校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的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的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心理教育进校园势在必行。
五、吃苦教育进校园
“西柏坡精神”众所周知,其核心是“两个务必”:“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西柏坡精神”经过建国来的传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道德风气的熏陶下,在学校课堂里教科书的教育下,通过各级各类部门和组织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西柏坡老一辈的革命精神正在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身上薪火相传,已经深入到新时期各行各业劳动者的骨子里,只是“西柏坡精神”还没有在整个社会得以全面“迸发”。“西柏坡精神”是一座精神宝藏,就深藏在、活跃在各行各业的创业者、普通劳动者和精英模范人物身上。
为了让“西柏坡精神”走进高校,走近大学生,走进青年一代,鼓励大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寻访活动,对“西柏坡精神”有主动的理解,挖掘、参悟出新时代的“西柏坡精神”,使得“西柏坡精神”更贴近青年一代,更能激发青年一代。
六、美学鉴赏进校园
美学鉴赏课走进大学校园是为了更好的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提升大学生的精神境界。美学鉴赏的最终意义,就在于使大学生的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到净化,品格得到完善,从而使身心得到和谐发展,精神境界得到升华,自身得到美化。
通过引入美学鉴赏课,使大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也拓宽了知识面,学到了专业课理论知识以外的东西,这样培养大家对美的认识和鉴赏能力,可以更加细致的观察生活中的美。更加坚定了同学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热爱。

以上是我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一点想法,校园文化还有许多形式和内容,我们会不断探索创新,为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献计献策。


(学生会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