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传媒管理系举办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
发稿时间:2016-12-29

12月24日,传媒管理系在学院三楼会议室举办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建设研讨会。
受邀参会的专家有上海交通大学姜进章教授、暨南大学谭天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刘跃军副教授、北京城市学院宋佳佳老师、卡梅隆(中国)新媒体部主任饶小兵、腾讯视频电影频道主编黄平茂、掌控传媒副主编陈小宁。我院党委书记李庆军教授、副院长王少民教授、教务处处长王众臣教授、传媒管理系系主任卢斌教授及传媒管理系部分教师也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主要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教学方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对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定位进行了调整,并进一步修订了课程体系和教学进程,探讨了建立实习基地的可行性方案。

姜进章教授从目前新媒体产业发展角度出发,提出高校课程设置是为学生进入产业发展寻找一个出口。基于学院的办学优势,提出必须顺应新媒体与影视融合的发展趋势、算法趋势及对象趋势,明晰人才的出口和专业的定位。

谭天教授提出新媒体人才的培养主要是培养新媒体的内容人才、营销人才、产品人才和技术人才,基于这四个培养定位,使同学们通过四年的专业学习具备沟通能力、计算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刘跃军副教授提出新媒体课程的设置要做系统的动态,通过前沿态势和新技术讲座关注新媒体应用的前沿;饶小兵老师提出新媒体影视人才的培养的要求应该是规范流程,开放思想,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黄平茂主编提出大学培养的是学生的兴趣,要发挥电影的专长,在大学期间做大量阅读和影视鉴赏;陈小宁主编提出应该顺应流媒体+短视频的时代,培养懂融合的产品经理。宋佳佳老师以及传媒管理系的老师也就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课程设置积极献言献策。

本次教学研讨会明确了传媒管理系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践行了学院“强综合,厚基础,重实践”的教育理念,为加强教师专业能力建设、切实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次研讨会在坚守中不断创新,创新中踏实践行,建立了一种新媒体与影视融合的理念,为日后培养应用型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传媒管理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