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摄影艺术与技术系摄影作品参加西双版纳摄影节
发稿时间:2016-12-16

日前,摄影艺术与技术系摄影作品参加西双版纳摄影节,此次参展的作品是摄影艺术与技术系第二期、第三期摄影工作坊——以“青岛”为主题展开影像创作的成果。
七天时间里创作的近100幅作品,是吴毅、戴孟洲、陆倩三位老师与12位学生的一次共同影像经历,也是一次多人拍摄同一主题的影像试验。这个组合里有青岛本地人、有在青岛待了两三年的人、也有第一次来青岛的人,他们在拍摄自己眼中独特的青岛的同时,也是在记录或塑造他们脑海里的青岛。
这个群展所包含的影像题材类型多元,包含纪实影像、动态图像、当代影像及各种类型的视频短片。本着“记录”青岛的创作主旨,学员的创作成果在影像整体上有着高度的统一。在创作题材的选取上,涉及建筑与人、文化与景观、文化传承与人等方面,将青岛这个城市的特性拆解成内在与外在两个层面,以海为连接点,延伸出去,制造你可以想象的青岛。
在光影与色调上,极力将想象中海水的反射与折射,所形成的透彻的光感传递给观众。在主旨的表达上,时空关系是探讨得最多,也最深入的,这些作品充分调动了时间与空间这两个摄影属性,在创作过程中解答自己对摄影的疑惑,以期达到视觉风格的多样化。在影像风格的把握上,在构思、实践拍摄、后期等方面,全体师生在一起形成了良性的沟通,扩大了对影像可能性的认知,同时,也保证“青岛”这一创作主题的一致性。
这次的创作使一个地方名词被无限延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将真实的青岛呈现出来之外,也利用影像解构甚至拼凑出了摄影师对青岛的感受、理解、想象,甚至是记忆角落里的秘密。
部分代表作品展示:
曾昭钢

戴孟洲

雷俊明

孙子鉴

王颖

赵添瑾

参加这次展览的“摄影师”作为学生都是第一次面对观众,作品或多或少存在着些许不足,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作为未来希望的新生力量,他们已经开始走向自己的舞台。

(摄影艺术与技术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