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学生处处长林艺霞老师谈校园文化建设
发稿时间:2016-11-16

近年来,我院正在着力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探索“校园文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学院通过校园精神文化引导人、校园制度文化塑造人、校园行为文化培育人和校园物质文化陶冶人,通过校园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创造,促进学生的文明化、个性化和社会化,从而塑造品德优良、志存高远、人格健全、专业技能高超的优秀大学生。“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秀公民;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示范者和传播者;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追梦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实践者。”

我们学生处全体人员深知,在学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我们的角色重要,责任重大。我们必须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在学习与研讨、探索与实践中努力发挥应有的作用,争做校园文化建设的促进者。
我们认为:校园文化是学校在长时间教育实践中创造和形成的所有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精髓,它包括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
教职员工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的管理、教学、服务育人水平及我们的言谈举止、专业水平和师德师风决定了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学生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体,他们的知识水平、人文素养和心理状态及学风对校园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一个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师生共同营造的结果,同时这种文化氛围也能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达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通过学习与反思、回顾与展望,我们初步达成以下共识:
一、坚持以校园精神文化引导人——我院正在探索路上
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她可附着学校的建筑物,也可体现在学院的教育教学与管理之中,是学校长期历史的沉淀。我院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作为北京电影学院的独立学院拥有一份得天独厚的校园文化资源,我们百倍珍惜和发掘运用着这份无价之宝,在此高起点、好基础之上,正在全力构建我们学院校园文化体系,发挥学院校园文化传承、建设和育人的功能。特别在以学校精神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引导学生方面尤为重视。如何净化校园文化,抵制低级庸俗消极腐朽思想的侵蚀,如何引导校园文化向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如何与大家共同努力不断丰富学院的精神文化内涵,不断引导学生把正确做人、正确处事渗透到灵魂里、情操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每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我们学生工作者需要认真研究和实践的大问题。
近年来我院坚持在传承北京电影学院65年的校园文化基础上全方位构建、周密设计了符合我院办学实际的较完整的高起点的校园文化体系。如:学院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实施的“人才强教”工程、用于师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人才培养目标、教学体系、学术规范、教风学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并以此不断引领了学院的规范化、高质量健康发展。

我院始终坚持以先进的办学理念和思路引导人。坚持了立德树人的育人观;坚持了“以人文本”的办学理念;坚持了“强综合、厚基础、重实践”的全面育人模式,坚持了党的领导不动摇的目标和方向。学院把“四个坚持”潜移默化的物化进学院工作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全方位、系列化、互通立交的文化育人体系。依靠“四个坚持”,促进了我院学生向综合化、学术化、 高水平、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方向健康发展。

回顾几年来,学生处始终坚持认真落实学院“立德树人、文化育人和服务育人”的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从源头抓起。我们自新生入学起,紧紧抓住每一个契机渗透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公民意识教育、中华民族文化教育、创新创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如:通过与各系共同组织的新生入学教育、开学典礼、军训、新生迎中秋联欢会、军事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节及咨询活动、学生开展的校园实践活动、奖学金颁奖典礼和优秀学生表彰大会、直至毕业生离校教育和举办隆重热烈的毕业典礼、党团学生会活动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浓厚的育人氛围大大促进了同学们的快速健康发展。同时,同学们还通过参与各系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深深感受了校园文化的魅力、锻炼了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及工作能力,增强了同学们的求真、向善、尚美意识和爱国、爱校、爱家的情感、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我们的校园文化如同一种黏合剂,静静的把全院师生从各个方面凝聚在一起,已显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促进力,不断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化品位,也推动了学院文化建设和发展。这足以见到校园文化的力量。
学院近年来还坚持了以优良的师资培育人,注重以高尚的师德影响人。 同学们既有机会得到本院教授专家的教学指导,又能有机会定期聆听到应邀我院讲学的专家教授大讲堂,在此过程中不仅学习了专业文化知识,而且感受到了专家教授为人处世的人格魅力,从而促进了学生文化素养的提高。榜样的力量带动了整个教师和学生队伍;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在校园传承发扬光大。

二、坚持以校园制度文化塑造人——培养“四有”优秀公民。
我院坚持以良好的制度文化为学生提供公正、公开、公平的文化环境,为学生的日常行为提供规范要求,促进学生不断学会遵守规则、遵纪守法,自觉做优秀公民。学院师生不仅为学院制度文化的倡导者和塑造者,而且也是制度文化建设者。新生入学人手一本《学生手册》,其中的日常行为管理制度是规范学生行为的重要内容。学院各项制度健全,各项工作都在坚持依法治校的制度文化氛围中有序进行。
三、坚持以校园行为文化培育人——贯穿学院办学始终
我们看到:我院坚持了传承创新,探索“强综合、厚基础、重实践” 的全面育人之路。始终注重发挥专业课堂教学的文化育人功能。探索把文化育人的目标与专业课教学结合的有效途径,把文化育人融入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促进了文化育人总目标的实现。
为助推学生向德才兼备、一专多能方向发展,我院特别专设“金象奖”作为每年毕业联合作业专项奖励。各系同学们毕业联合作业的创作不仅联合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更让同学们体验了合作的重要,培养了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为同学们走向社会和专业影视剧组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培养出我院学生独有的人才特质——既具有跨专业的综合素质又精通某门专业知识并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并且会合作、乐助人的优良行为逐渐成为做人的优良习惯 。
四、坚持以校园物质文化陶冶人——打造健康高雅校园。
我们认为,除知识外,大学对于学生真正有意义的东西,就是校园内外的环境文化生活。我院高度重视了校园环境文化对学生的深刻性、潜在性与持久性、弥漫性影响。不断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注重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和校园绿化等设备设施中的文化内涵,今年校园内又新增了四尊电影界前辈的雕塑和学生5度空间咖啡厅。同时,借助学校校园文化传播渠道校园网、QQ群、微信平台等渲染和传播学院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和谐大环境。学院各系也都在努力优化文化育人的小环境。在这样耳濡目染的文化氛围中,学生们接受着情操的陶冶、文化的沐浴、人格的升华和道德的洗礼。学校文化的真正价值在其文化氛围对学生心灵的美化作用中时时实现。学生们高尚的道德观、价值观、思维方式、荣辱观、行为习惯等也从弥漫于学院的浓郁文化氛围当中汲取,在润物细无声的环境作用下形成。
我院的办学实践证明: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早已在路上,我院的校园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文化育人体系尚待完善,我们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还有待于在传承与创新中积淀,在共同努力中打造和提炼出更加富有学院特色和厚重文化的校园品牌,并以此对内激励学院全体师生员工为实现学院的办学目标而奋斗,对外展示我院的办学宗旨和进取创新的追求卓越精神。同心协力助推学院走向更大成功。

继续积极探索符合我院人才培养规律的校园文化育人途径与载体,正成为我院创新发展的关键着力点之一,也是我们学生处工作的重中之重。 我们必须认清新形势,牢记新使命;加强学习,甘于奉献;不忘初心,继续前行,为进一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做出应有的更大的贡献。


(学生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