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教务处处长王众臣教授谈校园文化建设
发稿时间:2016-11-23

各个高校都十分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都注重提炼各自学校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的内涵。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从广义看十分宽泛,利用这次机会我仅谈一谈我们学院办学特色中最具校园文化风采的“看电影、评电影”。

校园文化可以定义为:学校经过长期发展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全校师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方式及其所创造的成果的总和。这里面包含了物质层面(校园建设)、制度层面(各种规章制度)、精神层面和行为层面(师生的行为举止),而其核心是精神层面中的价值观念、办学思想、教育理念、群体的心理意识等等。我个人的理解是:所谓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培养学生过程中某些好的做法被广泛认同,能够被传承下来、继承下去,逐渐成为全体师生的一种习惯、一种自觉,进而成为一种文化。我们学院的“看电影、评电影”具备了成为校园文化的特质,经过长期积淀一定会成为校园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是一所电影特色鲜明的艺术类院校,影视制作所需专业设置齐全。学生因热爱电影走进这所学校,学生因喜欢看电影、学习电影、模仿电影、创作电影而成为影视艺术工作者。现在看电影的渠道很多,可以从手机上看、也可以从电脑上看、还可以去院线看,但对于学电影的人来说,看电影不仅是娱乐、消遣,更重要的是学习,从这个意义讲《影片观摩》辅助教学仍然是“看电影学电影”的主渠道。建校伊始学院就坚持《影片观摩》辅助教学放映活动,这既是对北京电影学院优良办学传统的传承,也是践行学院“强综合、厚基础、重实践”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体现。
《影片观摩》辅助教学最突出的两个特点:一是“读经典、读名著”,二是克服“碎片化阅读”。《影片观摩》辅助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各专业根据人才培养需要,推荐专业能力培养所需的教学示范片、各个时期的代表影片、电影发展史中的经典影片、引领电影发展方向的国内外优秀影片,所以在《影片观摩》中看的影片都是经典名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也接触到很多影片的片段,这对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案例型”很有意义,但是给人的感觉是“碎片化”, 《影片观摩》辅助教学克服了这个不足。

学生看电影、创作电影,不仅仅是简单的模仿,而是批判的继承。电影创作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过一部影片既要能归纳出其闪光点,也要有能力发现其不足,这才是一个电影专业人的过人之处。有了这种能力就可以在模仿中创作、在批判中创新。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学生从专业的视角、带着挑剔眼光去看电影,并做出评价,这就要培养学生在看电影的同时,有能力做出影评。
学院依托学生社团的《影评协会》引导学生从专业的视觉看电影、评电影。影评协会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协会会员参加电影观摩辅助教学活动,完成的影评作品经审定,及时在大放宣传栏中张贴,挂在学院网络专栏中;学院计划每季度出一期《金沙影评报》;学院计划每年出一本《影评集锦》。以此凸显学院电影艺术特色,彰显学院专业人才培养特色。

《影片观摩》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学院实践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们坚信经过不懈努力,一定会把影片观摩、影评报、影评集锦打造成培养学生专业素养的业余课堂;学院电影艺术实践教学的一张特色名片;“看电影、评电影”一定会成为学院校园文化建设一道亮丽的风景。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