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以AI重构光影,共续百年影史新篇章|学校隆重举行首届“金象杯”百所高校AI短片展荣誉发布活动
发稿时间:2025-10-23

10月22日晚,首届“金象杯”百所高校AI短片展荣誉发布活动在学校大放映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AI重构光影,续写百年影史”为主题,由青岛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专业委员会、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北京生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旨在推动AIGC技术在影视创作中的创新应用,探索人工智能与电影艺术融合的多元可能。

活动现场汇聚了来自行业机构、政府、高校及企业的众多嘉宾。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编剧王兴东,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主任宋智勤,中国电影剪辑学会短片短视频专业委员会主任张歌东,山东省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主任委员马池珠等业界专家,北京生数科技有限公司CEO骆怡航以及学校领导班子共同出席了活动。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参赛选手、校友及媒体代表共同见证了这一青年创作盛事。

鼓励创新探索,强调人文引领

周玉晓代表青岛海发集团、青岛电影学院向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学者、产业同仁及青年创作者们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他指出,在纪念世界电影诞生130周年、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暨学校建校15周年的重要节点,AIGC技术正在深刻重塑内容创作生态。“金象杯”旨在搭建激发创新、促进交流的平台,是联动产业与教育、培养未来创作力量的重要实践。他鼓励青年创作者们坚守对电影艺术的纯粹热爱,勇于拥抱AI带来的创作变革,以创意担当文化责任,以人文深化作品价值。

张歌东教授在致辞中高度评价参展作品。他表示,青年创作者运用算法编织叙事,借助代码描绘情感,以智能工具拓展影像边界,充分体现了“技术是工具,创意是灵魂”的创作理念。他强调,青年一代已准备好迎接AI时代的挑战,并正在引领创作潮流。专业委员会将继续推动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助力青年创作者在智能与人文的共振中探索电影艺术的更多可能。

致敬与创新并举,四大单元展现AI创作潜力

活动聚焦“致敬单元”“融合单元”“原创单元”及“48小时极限创作单元”四大创作方向,共征集来自全国百余所高校的近四百部参赛作品。作品涵盖风格化影像重构、经典IP与现实融合、全流程AI原创叙事等多种类型,集中展现青年群体在技术实践与艺术表达方面的深入探索。

荣誉发布:卓越之星、创意之星等奖项花落各家

活动现场公布“影像之星”“创意之星”“卓越之星”及“48小时极限创作”荣誉名单。中国首部AIGC故事短片《音符中的密码》荣获“编剧导演特别荣誉”。该片由著名编剧、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长王兴东主导创作,借助AIGC技术重构历史叙事,通过音乐符号传递两岸同根共文的情感内核。王兴东指出AIGC为历史题材提供了新的视觉表达可能,但打动人心的根本仍在于作品的情感深度与人文关怀。他鼓励青年创作者积极运用技术工具,更要坚守创作初心,以有温度的内容讲述时代故事。

技术赋能:金象AI智创平台推动产业升级

学校AIGC影视应用与知识产权研究院及金象AI平台负责人孙振在活动现场演示了平台在AI短片生成与区块链存证方面的应用。据悉,“48小时极限创作”单元作品均基于该平台完成,体现出AIGC工具在标准化、高效率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获奖作品已通过区块链技术永久存证,并同步启动“云上展映”,面向公众开放展示。

学校AIGC影视应用与知识产权研究院及金象AI平台负责人孙振在活动现场演示了平台在AI短片生成与区块链存证方面的应用。据悉,“48小时极限创作”单元作品均基于该平台完成,体现出AIGC工具在标准化、高效率创作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获奖作品已通过区块链技术永久存证,并同步启动“云上展映”,面向公众开放展示。

本届“金象杯”的成功举办是学校深化AIGC与影视教育融合、践行高等教育社会责任的集中体现。未来,学校将持续完善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积极承担起培养新时代影视创制人才、推动行业智能化升级的时代使命,书写中国电影的崭新篇章。

供稿部门:产教融合中心

图片:张源 高家煜

编审:范乐彤 赵奕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