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举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班
发稿时间:2023-07-01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打造一批思想素质过硬、工作作风过硬、业务能力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6月29日至6月30日,我校举办了为期两天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专题培训班,组织基层党务工作者、辅导员、思政课教师等30余人赴沂蒙红嫂纪念馆、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等开展现场红色教学,通过走访一个个红色革命旧址,聆听一个个令人动容的革命故事,去重温那段难以忘怀的革命历史,去感受沂蒙精神的强大感染力和震撼力。



在培训班开班仪式上,党委委员、学校办公室主任刘腾飞作开班致辞。他指出,沂蒙精神是红色革命精神之一,是临沂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先进群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沂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强调,沂蒙精神孕育于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时期。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沂蒙人民用参军支前和无私奉献,谱写了“蒙山高、沂水长,军民心向共产党”的生动画面和感人篇章。跨越时空,沂蒙精神历久弥新,是一种永不歇息的历史传承。发扬光大沂蒙精神,与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当好沂蒙精神的忠实守护者、坚定传承者、自觉践行者,是我们的光荣责任与使命。他要求,要统一思想认识,深刻领会开展此次学习培训的重要意义;要准确把握主题,通过学习培训全面提升综合能力素质;要严格遵守纪律,确保学习培训的各项任务圆满完成。

在班旗授旗仪式上,党委委员、学校办公室主任刘腾飞授旗,党委工作部副部长张晶晶代表培训班全体学员接旗。





走进沂蒙抗战堡垒村常山庄古村,沂蒙红嫂纪念馆就坐落于沂这座平静的小村子。“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上战场。”学员们在这里认识了用乳汁救治八路军小战士的“哑娘”明德英,创办战时托儿抚养革命后代的王换于和张淑贞,救治伤员、掩藏文件和物资的许来英,带领32位沂蒙妇女用门板在汶河上搭起“火线桥”的李桂芳......正是她们用乳汁和小米粥哺育革命,用小推车推动革命历史。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学员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感悟英雄烈士的事迹以及全民支前的历史壮举。大家在珍贵的历史资料前驻足瞻仰、思绪万千,重温孟良崮战役的浴血奋战历程,感受沂蒙人民踊跃支前、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学员们来到烈士陵园。一座座丰碑像一本本无言的沉重教科书,英雄们的事迹震撼着大家的心灵,鼓舞着大家的斗志。学员向革命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并三鞠躬,寄托对革命先烈的无限哀思和崇高敬意。在庄严的党旗下,大家高举拳头,重温入党誓词。
通过此次学习,使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了党的革命发展史,真切感受到沂蒙革命根据地“爱党爱军爱人民,无私奉献铸忠诚”的党群关系,深刻领悟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活动结束后,学员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大家一致认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沂蒙精神始终是指引我们砥砺奋进的明灯。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统领,弘扬光荣传统、康续红色血脉、勇担育人使命,将个人的人生追求融入到新时代发展的洪流中,争当沂蒙精神的守护者、传承者、践行者,让沂蒙精神在青影落地生根、焕发出磅礴力量,走在前,开新局,奋力谱写青影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党委工作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