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赴复旦大学马院开展学习调研
发稿时间:2023-06-21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切实加强我校思政课程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6月18日-20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全颖华教授带领思政教研室主任刘晓东、思政课教师王锡霞、牛经仪、徐佳、刘芹赴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开展深入调研与交流。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李冉、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孙谦、副院长谭嵩以及复旦大学培训中心老师接待了我校马院一行。

✱外出学习取“真经”,深化调研助发展

我院教师在谭嵩副院长带领下首先参观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文化墙,全面了解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历程、思政课教学、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基层党建工作开展以及资料室建设等相关情况。

随后双方围绕调研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全颖华教授首先介绍了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基本情况以及此次调研的目的。全老师表示,复旦大学马院是全国首批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交流,向复旦大学马院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切实加强我校思政课程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谭嵩副院长介绍了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程建设和本科人才培养情况,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的开设情况和经验。双方就课程教学实践中面临的困难和解决办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达成教学科研方面的初步合作意向。

✱参观陈望道故居,感受信仰的味道

调研结束后,全颖华教授带领学院思政课教师参观了陈望道故居纪念馆。陈望道旧居也称《共产党宣言》展示馆,位于上海市杨浦区国福路51号,是一幢三层楼的西班牙房屋建筑风格的洋房。园内树立着青年陈望道先生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棕子沾墨汁的形象雕塑。龙柏树下,六块书本样的石碑记录着陈教授曾经的名言佳句。 

这里曾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住所。在这座旧居里记录了望老1956年至1977年间在复旦大学的生活与工作经历,他的学术研究在这段时间里达到了高峰。一本书,一个人,一种精神,陈望道及其与他相关的故事,早已成为一种集体记忆铸就的底蕴。真理的力量在这里传承。一栋房屋讲述着陈望道先生及《共产党宣言》诞生的生命故事,给党员教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们怀着敬仰的心情,在讲解员的介绍下感受先生的人格魅力,感受信仰的味道。

此次交流学习,开阔了我校思政课教师的视野,为深入推动我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打下了良好基础。下一步,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将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和新做法,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思政课,不断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争取形成彰显青影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为我校培养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贡献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