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发稿时间:2023-05-31

4月8日下午,青岛电影学院摄影艺术与技术系系主任秦竞虹参与圆桌会议,主题为:虚拟制片和全LED屏。会上秦竞虹主任系统阐述了虚拟电影、虚拟制片的前景与发展。参与圆桌会议还有李东东,马贺亮,许丹琼,周涤非,佘莹莹,赵建军等影视行业权威人物。

秦竞虹主任在圆桌会议中表示,为什么要做虚拟电影,最关键的是带给我们电影题材的扩充,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达,通过虚拟制作的方式可以用来表达更加广阔的题材。

同时,虚拟制片对于制片管理来说后期前置,所有场景和拍摄都可以在一个地方完成,所见即所得,资产是可以迭代的,资源不会产生浪费。年轻导演可以通过虚拟制片高效低成本拍摄预览片,更好的获得投资,沟通成本也更低。让创作者的创作环境更可控更舒服,效率也会相对应的提升,成本也可以相对可控,如果结合AI效率和成本将会大幅降低。

在会议上,同时还讨论了人才协作问题,于虚拟制片而言,必须打破各个专业人才知识壁垒,更好的协作,这样将会影响未来媒体的发展。虚拟制片的发展会越来越有利于创作,创作者们会享受越来越便捷的技术应用。虚拟制片的发展需要和其他学科进行科研融合,贯通综合应用,一旦形成产业链一定会让创作者们更加便利更加高效的创作内容。我们青岛电影学院已经在分阶段分层次的进行人才培养,为行业输送更多虚拟制片的人才。

可视化不仅仅对于导演制片人帮助很大,对于很多基础工作人员也有许多帮助,降低了时间和沟通成本。对影视工业化趋势的理解,对于产业意味着什么,虚拟制片会不会成为我们弯道超车的机会:只有工业化才能保证生产质量,保证每部影片都在合格线以上。虚拟电影可能是打开中国工业化的敲门砖。如何在影视工业化的大环境下做好人才托举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