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余名考生集结“云端”参考
发稿时间:2022-02-25
2月21日,青岛电影学院2022年艺术类本科招生校考拉开序幕。文学系、导演系、表演系、传媒管理系等六个招生系的考生与考官通过荧屏面对面,“云端”参考,考试形式包括互动面试和视频提交。
对于青岛电影学院来说,今年是其由“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转设为“青岛电影学院”后的首次艺术类校考,因此备受教育界及全国考生和家长们的关注。
数据:
报考人数是去年增长4.7倍!
去年夏季高考招生,原“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开始以“青岛电影学院”面向全国招生。
常务副校长苏文洁说:“相比于转设后的首次夏季高考招生,这次艺术类校考则是青岛电影学院艺术类本科招生史上真正意义的首秀。去年9月8日,转设成功后的青岛电影学院迎来了2021级第一批新生,开启了我校发展史的新篇章。同年10月15日,青岛电影学院正式揭牌。这次艺术类校考就是在青岛电影学院正式揭牌后所进行的首次校考。”

(校领导视察考场)
从“北创”到“青影”,因疫情防控的需要,这已是青岛市西海岸新区金沙滩路689号通过“云端”进行艺术类校考的第三个年头,作为“青影”在艺术类校考史上的首秀,今年最直观、最闪亮的一个变化就是校考报考人数,由去年的1222人,蹿升至5778人!

(“云端”考场)
“这仅是省外报考我校的艺考生人数,如果算上省内的,估计还会有数百到数千不等的增量。”招生就业处副处长鲁克营说,今年,对于省内的考生,采纳全省艺考统考分,因此,此次参加学校校考的5778名考生全部来自省外,其中又以播音主持类居多,占比近1/3。
“每年的招生计划需要我校申请及省教育厅批准的,今年由于报考人数骤增,通过已经进行完的面试及考官们的反馈来看,生源质量特别好,考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养均有明显提升,因此我们还是希望能够扩大招生计划的。”鲁克营说。
直击:
“声台形表”落落大方十分钟
“我是XX号考生,身高1.70米,体重52公斤,接下来我要表演的声乐是《阿里里》——‘阿里里,阿里里……’”在其中一个考场内,考官正认真盯着前方的屏幕。屏幕里,一名扎着马尾辫的女生着一身黑色紧身舞蹈上衣,在考官的引导下,根据考试要求,有条不紊地开始了考试。
声乐表演结束后后,她又呈现了一首散文朗诵,而后展示了一段舞蹈。在跳舞前,她首先询问了考官是否可以播放背景音乐,在得到肯定答复后,便拿起手鼓,超然自得地跳了起来,舞姿优美、落落大方。以上考试项目完成后,该考生又根据考官的要求,完成了命题即兴表演。

(考试现场,考官们紧盯着屏幕)
整个考试过程画面流畅,考官和考生双向沟通,时实且及时,每个考试项目开始前,考官会给出考题并会询问考生是否听清了考题,在得到考生的确定答复后便正式进入该阶段的测试。每到考生完成了测试关键点,比如在规定时间内,命题表演项目的得分点出现后,考官便会叫停,进入下一项目的测试,平均每个考生测试时间为10分钟。
考官:
一年比一年优秀
传媒管理系主任彭湛晖介绍,作为青岛电影学院传媒管理系的龙头专业,电影学专业(制片和市场方向)对考生的基本要求可以概括为:坦诚、自信、开放、有担当。
“今年的考核项目包括自我介绍、思想政治、专业知识、逻辑思维、综合素质。目前我们的考试已经过半,通过已参加测试的考生情况来看,报考我们系的考生的综合素质较去年又有很大提高,可以说是逐年提升。”彭湛晖说。

(考试现场)
特点:
“荧屏面试”带来的是“方便+放松”
受疫情防控的影响,我国各高校的艺考已经搬到“荧屏”三年,那么“荧屏面试”给艺术类校考带来的是什么?
“方便+放松。” 彭湛晖说。
首先,“云端”参考、“荧屏面试”,改变了以往艺考生在春节前后直至次年3月底南征北战的奔波劳顿。让考生足不出户便可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
其次,“荧屏面试”让考生更适应,更放松,没有了令人紧张以致慌张的氛围。观海新闻记者发现,相比于三年前采访的线下考场情景,“荧屏”上的考生反而显得更加游刃有余、从容不迫。

(荧屏面试反而让考生更从容)
(党政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