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学校召开期末教学工作及人事工作会议
发稿时间:2022-01-14

日前,学校召开期末教学工作及人事工作会议。党委副书记、校长王宏民,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于超,副校长李英华,副校长卢斌;以及各教学系部主任、副主任,各处(室)负责人、各基层党组织书记参加会议。

文学系主任郑雅玲、动漫艺术系主任贾否、传媒管理系主任彭湛晖分别汇报了各自系部2021年度教学工作情况和2022年教学改革发展思路;基础教学部主任涂强结合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报告《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进行解读,汇报了学校开展“课程思政”的工作计划。

副校长卢斌较为全面地总结了2021年度学校教学工作情况,包括完成学校转设、举办教学改革与质量提升研讨会、申报“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承办2021青岛影视博览会两项活动、审查“马工程”课程教材使用情况、组织2021届本科毕业生毕业、迎接2021级新生入学、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申报本科和专科专业、组建教学督导组、重构教务管理系统、组织英语四六级考试、填报《高等学校基础数据》、填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科技统计年报表》、编写《本科教学质量报告》、修订2021级教学培养方案、组织青年教师课堂讲课比赛、组织申报各级各类教研科研项目、设立“高校校长基金”、组织编写《电影蓝皮书》、推进青岛电影之都建设、加强教研科研制度建设等。面对2022年的教学改革,他提出教师是学校的第一生产力,通过尊师重教来调动教师们的工作热情,通过政策激励增强教师们的归属感和荣誉感。2022年以申报第三批应用型本科高校为契机,各教学单位要推出一批优质课程,积极申报一流专业建设点,以饱满热忱迎接未来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

组织人事处处长孙剑汇报了组织人事处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规划报告。他指出:2021年,组织人事处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坚持更高标准、更实作风、更新效果、更好形象、更严纪律,高质量地谋划和推进学校人才建设的各项工作。2021年主要完成了强化组织体系建设、构建优秀人才梯队、加强管理体系建设、培育卓越人才队伍、深化职称评审改革、充实干部队伍配备、科学设置职务岗位等工作任务。针对学校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亟待进一步加强的不足,2022年将采取加强高水平双师型人才引进工作,优化岗位设置、实施双向选择,深化薪酬分配改革、探索项目激励机制,探索非教师系列职称评聘办法,加强干部体系建设,加强培育教职工综合水平,完成信息化建设、搭建数字化平台,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加强实践教学队伍建设等工作措施。

校长王宏民充分肯定了学校2021年教学工作和人事工作情况,并强调了今后的几项重点工作。一是学校以教学中心,要扎实做好教学基础工作,科学制定本科、专科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材料要齐全详实归纳,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教学总结会反复论证研判,提高思想认识和办学水平,做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准备工作;二是加快启动产教融合改革,结合地方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需求,与企业共同研发产品和技术,建立智库、人才库、项目库,使产教融合成为学校的办学优势和办学特色;三是以新技术应用推动课程和教材建设,不断开发新课程、改造老课程,根据规划组织编写专业教材,组织优秀教材评选,力争使课程和教材建设在十四五期间迈上新台阶;四是加强学科专业建设,结合当前行业从单一学科转向跨学科发展、从培养学术精英转向应用型复合人才的发展趋势,在申报专业、推进学科发展时着重考虑交叉学科,通过整合现有学科、专业和拓展新专业建设来扩大办学规模;五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通过采取建立听课制度、探索设置教学设计师岗位、制定激励机制等多种措施,千方百计提高教学质量;六是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年轻教师培养力度,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以自有教师为主、以外聘教师为辅,构建结构更为合理的师资队伍,使之在十四五期间发生明显变化;七是更新教育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模式,通过采取成立科研管理机构加强科研工作、探索试行学部制、成立二级学院等举措,推进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电影院校,培养艺术和技术兼备的应用型人才;八是加强人事工作,按照教学型、科研型、创作型对教师进行分类管理,齐抓共管师德师风建设,加强行政干部培养和考核力度,提高管理工作的水平和能力。


(教务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