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传媒管理系召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座谈会
发稿时间:2021-11-16

为积极响应山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日前,传媒管理系在图书馆一楼悦读空间召开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座谈会。基础教学部主任涂强教授出席座谈会。传媒管理系师生共同参加了座谈会。

2F0F7

涂强教授强调了高校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只有在专业课中不断挖掘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实现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充分融合,才能从根本上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升思政工作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涂强教授建议在专业课程的思政建设中,应强化课程建设管理、优化思政内容、科学设计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切实把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教学与育人实践中。

传媒管理系影视制片教研室负责人李明嵩老师以《影视作品赏析》和《影视制片管理》两门课程为例,谈到影片分析及项目题材选择如何结合政治导向、融入思政元素。

968B

传媒管理系电影市场教研室负责人韩叙老师从《营销学》课程切入,认为师生不仅需要关注专业前沿,还应及时了解国际国内时事动态,在电影营销中体现家国情怀。

传媒管理系网络与新媒体教研室负责人李璐瑶老师针对《短视频策划与运营》课程谈到,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对国家政策的解读能力和领悟能力。

知识产权教研室负责人高冠群老师提出在课程设置中加入《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让同学们系统学习掌握习近平法治思想,帮助同学们深入领会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9370

基础理论教研室负责人孙淑珍老师结合《经济学原理》课程,提出在课程设计方面如何将教学内容进行模块梳理,融入人文修养和艺术修养。

7396

在师生交流环节中, 2020级电影市场班王清泉同学提出,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可以多推荐课后阅读的思政书籍,定期交流学习心得,在集体反馈中强化思政理念。

175F6

2019级影视制片班张萌轩同学结合自己从小到大的学习背景和教育模式,期待在课余时间多参加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坚定信仰,在坚定中升华觉悟。

传媒管理系党支部书记綦洋洋提出,在进行课程思政时,结合不同的课程特点,遵循学生认知的规律,在传授专业课的同时,将思政教育的内容自然而然的渗透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使教书与育人有机融合,让同学们理解专业课程所蕴含的价值观、爱国主义精神及民族情怀。同时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以及宪法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提高同学们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继而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21C4D

传媒管理系彭湛晖主任从三个角度提出专业课思政建设的工作要点:一、专业培养目标始终坚持文艺创作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厚植学科建设,力争为国家电影事业发展培养和输出更多优秀电影人才。二、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成果可视化。在课程考核、社会实践、作品创作及论文撰写不同板块中体现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要义及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三、避免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刻板化。思政教育并非生硬植入,老师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思政水平和知识储备,在课堂及课后润物无声,通过专业教学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传媒管理系各教研室将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把握课程特点,结合专业特色,有针对性的修订教学大纲、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教学计划,切实使专业课程思政育人进一步制度化、体系化、规范化。


(传媒管理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