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是适应我国知识产权及文化娱乐行业快速发展对法律人才迫切需求而设置的,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通晓知识产权法、娱乐法等特色法律知识,能够胜任文化娱乐行业知识产权管理、版权保护、诉讼以及各类影视机构法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学生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具备深厚的法律功底和文化娱乐行业知识产权专业知识。在培养方式上主要采用课堂教学与法律实务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具备担任文化娱乐行业专项法律顾问,接受法律咨询,参与文化娱乐行业商业谈判、磋商,文娱项目合同起草、纠纷解决以及处理艺人法律维权事务的能力。
二、教学条件
1.雄厚的专业背景
本专业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青岛大学法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娱乐法协会强强联合,法学专业结合文化娱乐行业,打造“文娱知识产权”特色。
2.一流师资
本专业拥有一支高学历、多学科的师资团队。专业教师具有法学、知识产权、文化娱乐行业多领域研究背景,形成知识产权与文化娱乐行业相结合的专业特色和优势。
3.实践性教学环境
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检察院建立实践教学基地,与青岛市十多家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与北京娱乐法协会建立了实践教学意向。
4.校企联合培养
学院与国内知名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机构签订战略性合作协议,在大三学年引进名师对学生进行专项集中培训,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






三、核心课程
影视法律实务、娱乐法、影视法务案例分析、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知识产权管理、法律职业资格导论、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商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法律专业英语、法律文书写作等。
四、教学团队
董和平,知识产权专业学科带头人,宪法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青岛大学法学院宪法学与行政法学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国际宪法学协会理事、山东省宪法学研究会顾问。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兼职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英国牛津大学法学院高级研究学者;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学院高级访问学者;瑞典隆德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出版著作教材21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4篇,获国家级、省部级、校院级奖励25项。主要研究领域:宪法学原理,中国宪政改革问题,中亚国家宪政制度,行政执法。
刘承韪,知识产权专业客座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比较法学研究院副院长,民商法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文化娱乐法治研究中心主任,《私法》杂志编委、《中国娱乐法评论》执行主编、北京市影视娱乐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北京市法学会比较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比较法学研究会美国法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法学会民法典合同编起草课题组成员、国家电影智库法律专家、中国电视剧产业协会法律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曾在《法学研究》等法学权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五十余篇,其中十余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刘文杰,知识产权专业客座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网络与信息法研究会理事、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影视娱乐法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物权法学会理事、首都互联网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专家委员,在《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环球法律评论》等法学类核心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等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以及《中国知识产权报》等专业报纸上发表论文三十多篇,出版专著《从责任避风港到安全保障义务——网络服务提供者的中介人责任研究》。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
朱晓磊,知识产权专业客座教授,北京星权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学专业业界硕士生导师、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院兼职硕士生导师、海南国际仲裁院、北海国际仲裁院仲裁员、《法律与生活》杂志“名人与法”“星权看法”专栏主讲人、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硕士论文校外评议导师、担任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委会专家委员、北京市文化娱乐法学会演艺从业人员权益保护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曾多次代理艺人名誉权纠纷案件,任电影《我是女王》、《转型团伙》、《流浪地球》等专项法律顾问。
高冠群,讲师,法学硕士,青岛电影学院传媒管理系知识产权专业教师,山东首辰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主讲课程:《法理学》、《影视法律实务》、《著作权法》等。学术成果:发表《论我国知识产权服务平台的构建》、《论我国电视节目模板的著作权保护》、《避风港”规则下视频分享网站著作权侵权责任的认定》、《中国电影衍生品商品化权探析》、《中国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电影著作权问题》等多篇文章。
战泳村,讲师,法学硕士,青岛电影学院传媒管理系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曾在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人民法院担任法官工作,法院工作期间,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和先进工作者称号。
董雅娣,法律硕士,青岛电影学院传媒管理系知识产权专业教师,曾就职于青岛市黄岛公证处。
五、专业特色
本专业以知识产权专业知识为依托,结合文化娱乐行业专业知识,打造成创新型文娱知识产权专业,为文化娱乐行业培养法务工作者。
本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在校期间可去文化娱乐公司、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机构进行专业实习,与中国政法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青岛大学法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北京娱乐法协会以及锦天城(青岛)律师事务所、段和段(青岛)律师事务所、众成清泰(青岛)律师事务所等十多家律师事务所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共同办学。
六、实践教学
1.学院与青岛市黄岛区人民检察院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与青岛市十多家律师事务所建立了实习合作关系,定期或不定期选派学生进行教学实习、观摩、见习。学院与多家文化娱乐公司建立合作关系,选派优秀学生去公司法务部进行实习实训。
2.学生在校期间可参加学院组织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培训,不出校门即可接受专业培训,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在省内名列前茅。

七、就业前景
本专业已有多名学生在校期间顺利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毕业后就职于公检法机关、知识产权事务所、律师事务所、文化娱乐公司法务部;也可应聘科研机构从事法律理论研究或教育机构从事专业教学等工作;同时可报考国内外法学、电影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继续深造学习。
部分优秀毕业生就业情况:

(姓名:陈雅倩 工作单位:临海市人民法院)

(姓名:王鸽玮 工作单位:陕西股权交易中心)

(姓名:邢驰 工作单位:内蒙古包头市天泽公证处)

(姓名:张栢桐 工作单位:青岛市市南区法院)

(姓名:赵辰 工作单位:秦皇岛市行政审批局)

(姓名:赵惠颖 工作单位:北京正尚律和法律咨询公司)

(姓名:党茜雅 工作单位:内蒙古文盛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