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单万里教授为导演系2014级学生授课电影学知识
发稿时间:2016-11-08

单万里教授于1985年获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获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硕士学位。曾赴非洲、法国、加拿大等地访学与工作,当过记者。毕业后至今供职于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03年任该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范围涉及纪录电影与法国电影。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纪录电影与法国电影;主要研究成果:主编《纪录电影文献》、编著《中国纪录电影史》、主编《纪录电影分析》、翻译《特写:阿巴斯和他的电影》、主编《回顾与展望:中国电影一百周年国际论坛文集》。此外,1986年至今发表文章100余篇200多万字,近期即将完成的作品目录见《单万里研究员“十一五”规划》。


单万里教授于2016年10月来我院给2014级导演系学生进行电影学的讲授。首次授课的主题为创新、创意与创作,单万里教授注重理论的重要性,并且思维活跃,让大家了解了关于视觉错觉等先进的理念。同时单万里教授提出作品要有立意、意义以及意味。对于立意来讲就是要有意思。而意味,则是有潜移默化的作用。意义则是作品能让别人记住。这样就要多学习榜样,找到榜样的作用。然后超越榜样,完成一部好的作品。

10月27日至29日,单万里教授主讲法国电影历史、法国导演特吕弗与戈达尔研究以及法国优秀纪录片。单万里教授以马丁斯科塞斯的《雨果》这部片子为例,同时播放了一些法国梅里埃时期珍贵的影片,让大家对梅里埃导演更加了解。单万里教授细致严谨的治学研究态度,也让大家肃然起敬。短短几天的授课让同学们受益匪浅,拓宽了同学们对电影史的认识。同时单万里教授更加强调历史的作用。他提出: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可以从中汲取更充足的养分来完成自己的创作、创新。我们是站在一个浑厚的历史基础上来进行创作、创新的,因此我们的创作也应该更加具有味道与韵味。


(导演系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