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我院宋鸿荣教授设计的《火烧圆明园》“大水法”场景气氛图被中国电影博物馆收藏
发稿时间:2012-10-15

中国电影博物馆收藏了我院宋鸿荣教授设计的《火烧圆明园》“大水法”场景气氛图

据《中国电影博物馆馆刊》“影博·影响”2012年第7期,总第55期刊载:我院常务副院长,我国著名电影美术设计师,中国电影美术协会现任会长宋鸿荣教授,于20125月将自己心爱之作,1982年设计的《火烧圆明园》“大水法”场景气氛图无偿捐献给中国电影博物馆收藏。

  《火烧圆明园》“大水法”场景气氛图,是宋鸿荣教授为拍摄电影《垂帘听政》所设计的场景,是拍摄电影《垂帘听政》一部变两部的原由。也就是说,如果没有宋鸿荣教授设计的“大水法”场景,也就没有《火烧圆明园》这部电影。

“大水法”就是以水造景的方法(现在叫喷泉),就是用很多喷泉组成的大喷泉。

圆明园汇集了当时江南若干名园胜景的特点,融中国古代造园艺术之精华,以园中之园的艺术手法,将诗情画意融化于千变万化的景象之中。圆明园是一座异木奇花之园,名贵树木多达数万株。遗憾的是经过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的两次洗劫,园中的建筑被烧毁,文物被劫掠,奇迹和神话般的圆明园被大火整整烧了三天三夜,变成一片废墟。

《火烧圆明园》“大水法”场景气氛图,再现了圆明园造景以水为题、因水成趣的特点,将英法联军入侵北京野蛮劫掠,在火光中化为废墟的圆明园的山形水系、园林格局、西洋建筑复活再现,为电影《火烧圆明园》营造出一个真实的历史氛围,将观众带回到那个不堪回首、风云动荡的屈辱年代。

“大水法”场景气氛图永久馆藏让我们牢记历史,不能忘记圆明园的大火,不能忘记中国反侵略将士们的英勇,不能忘记侵略者八国联军狰狞的面目,更不能忘记“落后就要挨打”的耻辱。

我院宋鸿荣教授无偿捐献《火烧圆明园》“大水法”场景气氛图也将激励我们全体师生更好的工作和学习。

 

(图书馆:周琪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