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陈山来我院授课
发稿时间:2012-03-09

38日下午,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山来我院为全体学生授课,主讲我校大一学生的必修课——《中国电影史》。

陈山教授毕业于北京大学文学系,是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港台电影研究会会员、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员、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曾在2001年任中宣部第八届“五个一工程”电影评选委员会委员,2005年任文化部“全国艺术科学课题评审委员会”委员,著有《痛苦的智慧文化学说发展的历史轨迹》、《中国武侠史》等作品。

陈山教授以“电影的技术发展”话题开始,为同学们分析电影中的特效,剪辑及数字电影的发展,仔细剖析了3D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向,并以影片《阿凡达》为例讲述电脑特效的重要性。他强调不论什么专业的同学,都应重视并学习电脑技术,掌握视听语言等电影知识。学习初期不要急于求成,一定要学好基础知识。

陈山教授还以影片《花样年华》在香港和欧美各国的宣传片、影片《芳芳》片段、吴宇森导演拍摄的汽车广告等为例,用专业电影语言生动地给同学们以视听上的讲解和理论上的阐述,使同学们对电影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陈教授告诫同学们一定要重视电影中电脑技术的地位,并就电脑技术向同学们讲述了诸多经验之谈。

陈教授希望同学们能培养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要多方面地汲取专业知识。在学院这样一个好的环境下,更要珍惜自己得来的机会,努力学习,要抱着身在专业电影学院就一定要成为优秀电影人的希望,并始终坚持不放弃。陈山教授对同学们的教诲,使同学们受到了莫大的鼓励,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梦想与信心,也更对自己的电影之路充满着期待。

除《中国电影史》由陈山教授担任外,我院的另一门专业基础课《外国电影史》由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郑雅玲教授担任。郑教授同样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为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高等院校电影学会会员、首都女教授联谊会会员,著有《外国电影史》等作品,在外国电影史研究领域有卓越成就。


                                              
(文:黄瑶;图:李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