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我院举办第十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展获奖影片讨论会
发稿时间:2011-11-21

1118日我院举办了“第十届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展”观片讨论会。在放映了十部获奖作品后,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杨琳老师与俞晓老师介绍了影展的历史及基本情况,并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的杨琳老师(左)和录音系的俞晓老师(右)

由北京电影学院举办的第十届国际学生影展共吸引了来自46个国家及地区影视院校的超过900部有效作品参展,并有88部学生影视作品入围。其中来自中国内地与港台地区的23部佳作入围。参展国家数量、学生作品数量及质量创历届之最。我院的本次教学活动选取了获得银奖的《大西洋号角》,获得铜奖的《献给爱丽丝》,获得观众喜爱作品奖的《芭巴坎》、《难搞家族》、《最后一个回合》,获得中国优秀学生作品奖的《豆腐》和《重回猴岛》,获得国际学生优秀作品奖的《沉静的河流》、《赫尔霍普和核废料》、《玛琳娜》,共十部影片放映。

观影后,我院同学们根据自身喜好为这十部作品评分,得分最高的两部影片分别是《难搞家族》与《沉静的河流》。在观片讨论会现场,同学发言踊跃,部分同学谈个人观后感并针对不同影片提问,两位老师耐心地为同学们答疑解惑。问题讨论涉及电影展本身及不同影片的题材、中外影视作品的差别、影视教育等。俞晓老师在会上鼓励同学们,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保持自身个性的同时,要用一颗“宽容”的心看待艺术作品,本着负责任的态度创作,这样才能够看到“百花齐放”的艺术作品。四年的时间很短,在这四年当中同学们要时刻问自己:为什么学习?为什么拍电影?准备了什么?想表达什么?只有在这个行业中不断对自己提问,不断矫正自己的思维方式,才能够在日后有所作为。

交流会现场

                             (文:卿清,图;李铮,赵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