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学校获批4项市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
发稿时间:2025-10-29

10月27日中共青岛市委宣传部发布《关于公布2025年度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立项名单的通知》和《关于公布习近平文化思想青岛生动实践研究专项立项名单的通知》,学校获批3项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和1项习近平文化思想青岛生动实践研究专项。

 

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2025年度立项数量相比往年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学校教师牛兴侦、别君红、韩锡鹏申报的3个项目获批立项。《青岛电影发展史》将考察1896年至今青岛电影的发展脉络,通过系统性地搜集、整理青岛电影发展史料,编撰成书,为中国地方影史的研究提供更为丰富和详实的资料基础;《文化“两创”视域下青岛微短剧产业创新发展路径研究》深入探索微短剧赋能青岛文化“两创”、展现城市文化魅力的有效路径,旨在助力青岛打造微短剧产业高地与文化“两创”示范区;《城市记忆视域下青岛宣传片影像叙事研究》旨在厘清城市记忆如何借助影像叙事实现激发、传递与传承的完整过程,探究青岛市宣传片制作在内容呈现、叙事手法等方面的提升路径。

刘晓东申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岛建设成效的评价体系研究》获批习近平文化思想青岛生动实践研究专项立项。该项目立足青岛市作为沿海开放型大都市的制度优势与实践经验,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径与成效,旨在通过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推动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青岛样板”,为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与文化强市战略提供理论支撑与政策依据。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高校建设目标,持续强化内涵建设,不断夯实科研工作基础,努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以争创高层次科研项目立项为抓手,鼓励学校教师发挥专业特长,研创高质量、高水平科研成果。下一步,科研创作处将按照青岛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开展工作,督导各项目负责人按时高质量完成研究目标。

供稿部门:科研创作处

编审:范乐彤 姚栀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