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由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共同主办的“第六届美术文献展:归墟与维度”正式开展,展览设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两处展陈空间,开幕式于当天下午在湖北美术馆举行。此次展览是由我校视觉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学科带头人刘旭光教授策展,视觉艺术系教研室教师高洁,陈艺轩,闫石含玉作为参展艺术家被邀请参展。
本届展览共邀请100余位艺术家参展,设“空间/场域”“光影/媒介”“形式/跨界”“语言/对话”四个单元。展场内,新媒体与传统艺术样式的有意味并置,艺术与科技新生空间内的相映成趣,历史与未来交织链接后的可能性延展,都充分体现了策展团队与艺术家智慧合力下以多元创新之态引领新时代审美风尚的视觉思考与有力实践。

展览名称:第六届美术文献展:归墟与维度
时间:2023年11月24日 - 2024年3月10日
地点:湖北美术馆(1、2楼展厅、特展厅)、美术文献艺术中心(2、3楼展厅)
主办单位:湖北美术馆、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技术支持:北京电影学院 青岛电影学院
策展人:刘旭光
艺术总监:冀少峰、刘明
展览总监:傅中望
刘旭光教授对于策展理念的阐述,“归墟”一词来自《山海经》,是指东海的水不断的被“归墟”这个地方所吸吮进去,但水的行止并不清晰,这是一个循环的系统即走进虚无。今天在对宇宙探索中,“归墟”的概念也在表示宇宙黑洞吞噬着星系,也是在无穷无尽的变化中产生新的物质,如此不断循环往复。在整个宇宙大的循环里,人类生存在三维空间之中,但我们的精神追求方向却是超越我们生存空间的,并在多维度的空间中思考问题,这也就是我们的艺术创作的世界。今天在数字时代的大背景下,对艺术探索和思考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本次展览我们定位在新媒体艺术,是因为新媒体艺术在近二十年中得到了非常深入的发展,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另外,参展艺术家的选择主要在东方的大背景之中,是从我们的角度出发选择看世界的方式。
第六届美术文献展的学术高度不亚于上海双年展、广州三年展等其他重要展览。此次我校教师艺术作品成功参展,填补了青岛艺术家参与此类展览的空白,是我校教师优秀艺术成果的体现。通过此次展览机会,也进一步提升了我校教师教育教学及学术创作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此次数媒教研组三位老师与投身在数字媒体艺术教学与产业一线的田禹、金典、朱姝三位艺术家,组成了新媒体未来艺术小组,参展作品为数字媒介声音交互作品《衍》。
参展教师
陈艺轩
本科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新媒体艺术专业,现任教于青岛电影学院视觉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主要从事绘画、影像艺术、数字艺术、交互艺术的研究与实践。
高洁
青岛电影学院视觉艺术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研室负责人。主要从事互联网艺术、视觉设计与策划、跨媒介艺术的研究与实践。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参与并策划多个大展的视觉设计,艺术作品及设计曾多次获奖。
闫石含玉
青岛电影学院视觉艺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特效专业教研室负责人。2013年起参与国内外众多重大体育赛事style guide设计以及静、动态视觉展示设计。有多年丰富的品牌升级及运营经验。艺术作品曾于美国科罗拉多、捷克布拉格、韩国首尔等国内外重要展览及赛事展出并获奖。
参展作品 《衍》
新媒体未来艺术小组2022
数字生成交互作品(彩色,有声)5’50(可变)
这件作品是一件数字媒介声音交互作品。在数字世界中,通过记录自然以及声音等数据结合生成到影像视频中,演算生成图像。计算机的一系列算法将原有自然的介质拆解从组,形成了具有偶发性的流动媒介,是一种无序的数字流场。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德勒兹提出,“生成”和“运动”理论。说的是一个去中心化的世界,不断生长可以穿越维度和任何边界。它是基于事物不停的运动,宇宙的生长规律,时间的循环法则。人类认识世界是由声音开始的,由声音到视觉,再到知觉。从无到有,建构一个数字的、多维度的、推衍的交互场,带来一种新的知觉体验,唤起直觉的更多可能性。
此次展览数媒专业的同学也积极参与,20级王皓申、龚世晨同学,21级柏依青、闫康同学,分别参与到现场布展与拍摄小组中,并出色完成任务。通过参与本次展览,学生们欣赏到各种形式的艺术作品,也更深入的理解了艺术的多样性和深度。在展览中,学生们有机会亲身参与布展,并与艺术家现场交流,提高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理解力。这种亲身实践的经验是课堂学习无法替代的。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深入观察、分析和讨论,学生们学会了如何批判性地看待艺术作品,有助于形成自己的艺术观点。这种批判性思维能力不仅在学术上有所助益,并且对他们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也会产生积极影响。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们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和交流,这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此次活动还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与艺术界专业人士接触的机会,通过观察和交流,他们对艺术行业的运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他们未来在艺术领域的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此外,通过参与这次活动,学生们更加深入地感受到了当代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有助于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这种热情将激励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创作中更加努力。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创新创业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的竞赛和展览,并对获奖者给予奖励。同时,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专业实践,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国内外比赛和展览,以提升他们的实践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我们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我们通过规范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并严格评审学生的社会实践报告,对优秀作品予以收集并出版成册。此外,我们着重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广泛的国际交流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致力于培养多才多艺的数字媒体艺术人才。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一直重视教学实践活动,以实践为学习基础。通过多次举办和参加展览,让学生与艺术家及团队近距离交流,提升专业修养和实践能力。此次武汉展览的成功举办,得到了学校和系里的大力支持。我们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机会,也将尝试更多教学模式,探索专业发展的更多可能。
(供稿部门:视觉艺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