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成功举办影视技术专业教学研讨会
发稿时间:2023-10-17

金秋十月,正值收获之季。1017日,由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主办并召开的“影视技术专业教学研讨会”,在学校的各级领导、诸多行业专家、资深学者、以及产业精英的大力支持下,顺利召开,并圆满落幕!

本次研讨会以青岛电影学院“产学研一体化,产教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为范本和案例,就国内影视技术专业教育与影视产业发展潜能、电影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路径以及创新实践等问题,围绕近年来中国电影技术领域的发展经验、取得相关技术实践成就等话题进行了深入分享和探讨。

  会议目的致力于提高影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推动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实现电影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同时进行与名校、名企进行深度产教项目合作可行性方案研讨。

  本次参与研讨会的专家学者们,详细讨论并分享如下重要议题:导演创作与先进技术可实现融合;影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技术发展同步演进;LED虚拟拍摄及综合体XR技术的学习与应用;元宇宙技术框架下创意内容与技术标准的融合方案等。以及,在东方影都产业园作为产学研实践与培训基地的加持下,如何依据产业规模,技术结构等要求,进一步制定科学、严谨、具备行业需求针对性的人才培养方案,促成教学改革。

          北京电影学院前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现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带头人侯克明,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陈军,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张歌东,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中数文科艺术总监张巳阳导演、东方影都产业园区技术服务部负责人于秋贝,中国影视录音师王佳老师,青岛城市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李柳君主任及金东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邹方超作为与会嘉宾参加研讨会。

  青岛电影学院董事长、执行校长周玉晓、常务副校长苏文洁、副校长金梦玉、副校长于永明、副校长柴巍、影视创作与制作中心主任陈亮、教务处处长贺红岩、导演系学科带头人朱昱东,导演系学科带头人肖蔚鸿及导演系全体教师出席了研讨会。

  会议由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副系主任李晨曦主任主持并进行开场发言。在对各位学校领导、专家学者、行业精英表达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词后。李晨曦主任表示:影视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不只是实现艺术创意的工具,更是推动影视艺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由此更加感谢各位领导和嘉宾对于导演系影视技术专业的成立和发展寄予的大力支持!


影视技术专业教学研讨会会议详细议程:

 侯克明教授:导演系学科带头人、著名电影导演、制片人、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现任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会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演讲主题:《导演与新技术的融合之道》

 侯克明教授发言强调,影视艺术,其核心就是以技术为实现基础的艺术门类。他首先对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相关专业的发展历史情况做了回顾与总结。针对于数字影像技术取代传统胶片工艺的关键转型时期,当时的数字媒体技术研究所(暨影视技术系前身)制定了具有革新意义的人才培养方案。以此为开端,到今时今日影视工业已经进入了全流程数字化时代。而当今数字影像的制作也面临一些商业模式的制约,侯克明教授通过结合自身创作实践总结:现有的网络传输力与数据算力都存在着不足,是对后期工作效率影响较大的问题。他叮嘱科研教学机构,面对即将到来的AI技术普及时代,要紧跟时代,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唯有站在时代前沿,站在影视技术的发展角度,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钻研技术,才能实现“技术与艺术”的完美叠加。关于教学,侯克明教授着重提到,要进行科学化的课程建设。因为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如何实施,永远是艺术类教育的重中之重。他提出可以将影视技术专业的课程实践融入产业项目,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例如动捕拍摄、VR拍摄等进行专门性训练。最后,他预祝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影视技术专业能在未来能获得长足的进步与发展。


  陈军教授: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系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先进影像专业委员会主任,全国电影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

  演讲主题:《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情况分享》

  陈军教授首先结合侯克明教授的讲述,回顾了自身的求学历程与影视技术系本科专业的发展情况。针对于影视技术专业,在课程建设方面,为了更好适应专业学科内容,设立了基础数学、基础物理、计算机编程方面的相关基础课程。在迎合新技术领域方面,专业课程调整方向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整体侧重于影视技术发展的虚拟化制作和智能化制作。陈军教授指出,数字影像的获取和放映手段在今天已经呈现出丰富的可能性。在数字摄影方面,除了高指标的影像摄录,也涵括了高精度数字呈像等先进技术。在放映层面上,“沉浸式观影”体验成为影院建设的主要商业形态。而这些种种变革,也是北京电影学院影视技术专业课程调整的主要依据。不过随着AI技术的普及化应用,影视创作的手段将面临着更大的差异化发展与挑战。从剧本写作到分镜绘制以及预演等各个环节,AI算法均可能在逐渐渗透。陈军教授指出,在教学方面,对AI技术持接纳态度,可以作为教育学习的辅助工具和培养学生兴趣的专业课外活动进行组织安排。面对时代与技术的多方面变革,影视技术专业的师生需要具备理性的专业态度。


  张歌东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原副院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数字艺术与动画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数字视觉设计与呈现专委会主任,曾长期担任电视艺术与技术方向研究生导师。

  演讲主题:《艺术与技术相融共生的探索》 

  张歌东教授首先结合自己的从业从教经验,回顾了国内电影电视领域非线性编辑系统的应用与发展历程。在丰富的专业技术知识背景之下,张教授以摄影技术为例,强调了不管摄影技术如何迭代变化,摄影技术中可以实现美学构成的部分始终在决定着画面的艺术特质与创作表达。因此,在影视技术专业学科专业建设方面,张教授从中国传统文化中“道、法、术、器”的哲学概念中提取解读,给出建议。他指出,艺术教育在当今时代继续追求“全面型人才”培养可能具有一定难度,应该具有一定侧重,这样会令学生更加适应产业与当今高性能型设备不断升级的时代背景。对此,张教授对青岛电影学院导演系影视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面的硬件条件给予了肯定,并针对于如何利用好这些优质资源,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刘笑微: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跨媒体艺术专业、影视广告导演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二级导演,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会员。

  演讲主题:《解析 LED 虚拟拍摄技术为电影领域带来的新机遇与挑战》

  刘笑微教授发言前,与会人员观摩了刘笑微教授指导的教学实践短片作品——《异星救援》。此片荣获迈阿密科幻电影节最佳视觉效果奖。全片采用LED屏搭建的虚拟场景拍摄完成。观片后,刘笑微教授详细介绍了影片的创作拍摄过程,以及目前国内LED屏虚拟拍摄技术的发展情况。对比国外优秀的同类型作品,分享了虚拟制片流程和工作方法如何应用于影视技术专业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

 

  张巳阳:青年编剧/导演、数创艺术家,曾担任北京水晶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总导演及艺术总监、中国数字文化集团中数文科艺术总监。

  演讲主题:《关于数创科技有机进入电影创作》

  张巳阳导演通过例举数创科技时代技术的应用领域,不仅局限在影视创制方面。在博物馆、美术展馆、装置艺术、文旅景观、企业人才赋能等方面均有重要的产业应用价值。他也结合了自己作品的后期制作过程,谈到数字技术影响之下之下带来的电影语言的变革,分享了基于创作经验的方法论。


  于秋贝:曾担任阿里大文娱内容合作专家、灵山科技合伙人兼技术总监、策划建设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完善的数字科技影棚、现青岛东方影都技术负责人。

  演讲题目:《数字幕后的魅力与挑战:解析青岛东方影都的技术装备与人才需求》

  于秋贝导师详细讲解了虚拟拍摄整体工作流程,并介绍了东方影都产业园影视虚拟化制作平台领先全国的技术系统,包含:梯度光面部捕捉系统、动作捕捉系统、虚拟拍摄系统,以及大型场景扫描仪等。他重点强调,虚拟拍摄与信息科学技术紧密相关,虚拟拍摄制片、数字资产管理、数字图像引擎设计师与播控师、硬件工程师、实时渲染工程师等专业人员在内的虚拟团队需要在全流程分工明确又密切合作。制作技术日新月异,作为影视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方向,对虚拟拍摄和“可视化剧本”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与之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目前对于虚拟拍摄系统化流程方面的专门型人才有巨大缺口。于老师希望能与导演系影视技术专业建立起有深度的产教合作,共同开展教学课程,培养懂得艺术、掌握技术的高端人才,实现办学与就业的无缝衔接,达成校企共赢的美好局面。


  演讲主题:《元宇宙与创意技术的交汇点:谈行业人才缺口与专业培养方向》

  金东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技术总监邹方超代表周安斌董事长发言。在刚刚结束的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由“数字人火炬手”完成点火仪式的合作项目中,由包括金东数字传媒等多家数创科技公司都参与其中。邹方超表示,围绕“数字人”模型的应用问题,市场的前景还是非常广阔的,思路不能过于局限。比如金东数字推出的城市推荐官‘青岛小嫚’,已经深入运用到广电领域、城市交运领域。针对越来越广泛的商业合作领域,模型师、AI工程师、虚拟场景制作团队、专业动捕团队等职位十分紧缺。因此,金东数字传媒和导演系影视技术专业有多项产教项目合作意向。


  王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录音系,中国影视录音师、北京麒瑞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

  演讲主题:《影视录音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现场录音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录音技术的革新让影视声音艺术的表现空间从二维到三维到沉浸式全景声。同期录音师都要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片场环境的恶劣有时难以想象,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做好同期声的录制很难,需要有经验还有好的心态去处理这些挑战。近30年来,不管是同期声还是ADR(后期配音),一边是技术的发展,一边是创作理念、审美的变化,这是一个相辅相成,此消彼长的过程。


  李柳君:杭州向正科技元宇宙 XR 电影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正式委员,青岛城市学院数字媒体艺术系主任。

  演讲主题:《元宇宙技术的下一代电影》

  利用XR技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电影中的场景和角色,获得超越传统电影的视听感受;观众变成电影的参与者,甚至可以改变电影的剧情和发展,成为电影的一部分。气味电影通过释放特定的气味来增强观众的感官享受。数字人技术让每个观众的数字人,可以替换成为电影主角,根据观众的兴趣和喜好,电影可以提供定制化的体验。人工智能生成内容(AIGC)可以用于电影的创作、制作和营销过程中,扩展电影的创作空间,提高制作效率和效果,同时也为电影制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本次研讨会期间,青岛电影学院董事长、执行校长——周玉晓,对于研讨会各项议题以及对于未来导演系影视技术专业的发展表达了积极肯定的态度。此次研讨会汇聚影视技术领域的杰出人才,为导演系提供了宝贵的专业意见和交流机会。对于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等方面给予了巨大的帮助,谨在此深表感谢!预祝导演系影视技术专业在不断努力下,培养更多有创新精神和实践经验的人才,为中国影视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撰稿:导演系影视技术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