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新闻传媒学院学生在三项赛事中斩获六个奖项
发稿时间:2025-11-08

近日,新闻传媒学院四部纪录片毕业联合作业作品登上国内多项重要赛事舞台。新传学子们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与出色的创作能力,在赛事中屡创佳绩、捷报频传,充分展现了在影视创作领域的强劲实力与潜力,更以实绩诠释学院育人成果。

2025横店影视节·首届大学生原创短片奖

2025横店影视节于2025年9月27日至11月16日在中国浙江省横店影视城举办。横店影视节创办于2012年,通过多年的举办,已成为全国影视行业的重要盛会。2025 横店影视节将链接国际,聚焦前沿,打造影视从业者和影视爱好者共创共享的活动,其中首次设置大学生原创短片奖。该单元旨在搭建专业平台,发掘具有创新潜力的大学生影视创作人才,促进高校影视教育与影视文化产业的深度对接,丰富横店影视节的内涵。

新闻传媒学院2025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陈诗音的毕业联合作业《十米台日记》荣获最佳纪录短片奖2025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刘畅的毕业联合作业《破晓的跑道》、刘禹岑的毕业联合作业《第六十个春天》荣获纪录短片入围奖

新闻传媒学院教师李楠、刘成轩、张馨元获优秀指导教师荣誉。

2025未来电影计划·香岛湾全国大学生短片季

2025年10月25日,首届“未来电影计划·香岛湾全国大学生短片季”荣誉颁授典礼在山东烟台香岛湾隆重举行。活动由山东省电影局、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主办,烟台市委宣传部、莱阳市委宣传部协办,是全国首个聚焦高校青年电影人才孵化与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短片季以“青年·教育·未来电影”为主题,汇聚来自全国183所高校的1695部参赛作品。典礼由评委会主席焦雄屏携评委叶伟民、颜丙燕、龙筱竹、艾胜英共同揭晓评委会荣誉作品、评委会潜力作品、评委会关注作品、评委会鼓励作品及制片工坊优秀作品五类荣誉。

新闻传媒学院2025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罗梓乔的毕业联合作业《走慢点也没关系》荣获评委会关注作品


2025年度全国高校影视作品联合展映活动

中国高校影视作品联合展映前身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2006年创立的“学院奖”,2019年起更名为“影视作品推优活动”,2025年起依托学会官方视频号转型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联合展映活动。近二十年来,该活动为全国高校师生的影视创作实践提供了一个学术性、专业性、公益性的权威展映交流平台。自2025年6月25日启动“2025年度全国高校影视作品联合展映活动”以来,共收到作品1975部,经过剧情作品单元、纪录作品单元、数媒、动画作品单元、短视频与微短剧作品单元及声音作品单元五个评委组严格筛选和评审,共计评定入围作品249部,其中教师组98部,学生组151部。

新闻传媒学院2025届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陈诗音的毕业联合作业《十米台日记》、刘畅的毕业联合作业《破晓的跑道》入围纪实作品单元学生组)

 

 

《十米台日记》

作品介绍:

《十米台日记》聚焦于跳水这一充满挑战与美感并存的运动项目,通过深入跳水队的日常生活和训练场景,带领观众走进运动员们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对胜利的渴望。纪录片深入到跳水队的日常训练中,通过镜头记录下运动员们一次次跃入水中的瞬间,以及他们在训练场上挥洒汗水的身影。跳水运动员们不仅要克服对高度的恐惧,还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复杂的动作,这背后离不开无数次的练习和无数次的失败。纪录片通过真实记录运动员们的训练过程,展现了他们坚韧不拔、勇于挑战的精神品质。《十米台日记》不仅展现了跳水运动的魅力和挑战,更通过讲述运动员的真实故事,传递了坚持梦想、勇于挑战的正能量。这部纪录片不仅是对跳水运动员们的致敬,更是对所有追梦人的鼓舞和激励。

陈诗音创作感言:

站在十米台上才懂得,真正的“高度”是内心翻过的恐惧;而“勇气”,是他们在空中无数次调整时,与孤独和重力对抗的每一秒。感谢这份坚持被看见,这份荣耀属于镜头里的每一位勇者。

 

《破晓的跑道》

作品介绍:

《破晓的跑道》聚焦“梦想之家”公益项目,真实记录柏剑老师通过中长跑训练帮助困境儿童成长的故事。影片以细腻的镜头,展现5至20岁的孩子在寒冬凌晨四点坚持训练、春节期间仍刻苦备赛的场景,诠释体育改变命运的力量。

刘畅创作感言:

首先要向我的母校致以最深的谢意,同时,我也要特别感谢我的导师刘成轩老师,他在整个创作过程中给予的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在"梦想之家"的每一天,我们都见证着梦想最纯粹的模样。那些孩子们用行动告诉我: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跑得多快,而在于跑得多真。希望我们永远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下其他生命的轨迹,与他们一同经历一段真实的人生。

 

《第六十个春天》

作品介绍:

《第六十个春天》是一部以私影像纪录片形式创作的作品,聚焦中国老年女性在生命后半程中的自我认知与价值重建。影片以主人公陈玉萍与伴侣季青的生活为主线,通过他们日常的交流、冲突与和解,展现了老年群体在情感与社会角色中重新定位自我的过程。影片不以“年龄”作为限制,而以“生活的继续”为提案,探讨了“爱”“自我”与“再生”的意义。创作者以温柔的镜头和细腻的叙事,将个体的生命经验转化为普遍的情感共鸣。

刘禹岑创作感言:

《第六十个春天》对我而言不仅是一部纪录片,更是一段关于“理解”的旅程。拍摄过程中,我看见了生活的坚韧,也重新认识了“晚年”的多种可能性。感谢我的拍摄对象陈玉萍老师与季青先生,他们用真诚的生命故事让我学会了如何以更平等与共情的视角去看待他人。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馨元老师在创作中的耐心指引。希望这部影片能让更多人看见——任何年龄,都能迎接新一个春天。

 

《走慢点也没关系》

作品介绍:

影片将摄影机对准了在青岛壹博医院正康复训练的脑瘫患儿这一特殊群体,以邓玉洁、孟靖翔两位患儿及其父母的故事为主线,在青岛的寒冬中呈现了一个诗意且破土重生的生命叙事。该片真实的记录了孟靖翔从内蒙古远行而来并犹豫是否手术就医的康复之路,父子关系也在这次康复之路中磨合变化。片名《走慢点也没关系》,既是对患儿行走不便的真实写照,也象征着这些特殊孩子们虽然步履蹒跚却始终向前的人生姿态,同时也为身处快节奏时代的普通人喘一口气的机会,在这个追求速度的时代,我们同样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步调,慢慢前行亦无妨……

罗梓乔创作感言:

获得奖项非常荣幸,感谢孙笑老师对影片的指导,还有答辩时老师们的建议,让片子越来越好。同时感谢我的伙伴杨俊成和刘建宁,一直支持并一同继续创作。我们打算持续跟进故事,让片子越来越有社会关注度。

 

本次作品获奖既是学生个人专业素养与创作能力的集中体现,更是学校传媒类人才培养的成果缩影。未来,新闻传媒学院将持续聚焦毕业联合作业的创作,以各类高水平赛事为纽带,进一步完善培养体系,为学生搭建更多实践平台,助力更多青年影视创作者从校园走向行业,为中国影视文化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供稿部门:新闻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创制中心

编辑:马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