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中传举办第二十一届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 青影新传院教师共话高质量新闻传播人才培养
发稿时间:2024-12-14

12月8日,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党报党刊改革创新及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为主题的“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二十一届(2024)年会在中国传媒大学隆重举办。青岛电影学院新闻传媒学院教师首次参会并作为主办单位之一,与来自主流媒体、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共同交流。

“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是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着力打造的以党报党刊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为目标、融通业界与学界的知名学术交流平台,已连续举办21届,备受业界和学界关注。本届年会定位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精神,探讨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党报党刊的改革创新路径,并聚焦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需求,探讨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人民日报对本届年会做了相关报道。

本届党报论坛年会由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青岛电影学院新闻传媒学院联合主办,传媒杂志社协办。与会代表有来自人民日报社、新华社、经济日报社、光明日报社、北京日报社、天津日报社、石家庄日报社、北京前线杂志社、河北共产党员杂志社等19家媒体的领导、专家和编辑记者和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天津师范大学、重庆大学、南昌大学、广州大学、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18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学者、师生,共120余人。青岛电影学院副校长兼新闻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中国传媒大学党报党刊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博士生导师金梦玉,青岛电影学院新闻传媒学院院长别君红以及新闻教研室的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智慧对话:集结党报党刊改革之力

党报党刊作为我国的主流媒体的核心力量,担负着中国新闻舆论宣传工作的主导角色。参与党报党刊论坛年会,对于新闻传播教育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地位和核心价值。在年会主论坛上,来自各大高校的学界嘉宾聚焦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党报党刊研究等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他们共同探讨了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如何更好地结合新媒体环境进行教学改革。

我校金梦玉副校长作为学界嘉宾上台发言,围绕培养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以迎接新时代要求的重要性,金梦玉在发言中指出,青岛电影学院新闻传媒学院深入学习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分享了以下三点实践经验:一是创新人才培养理念,构建自主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体系;二是紧密结合新时代新闻传播实践,培养全媒型、创新型的新闻传播人才;三是发挥青岛电影学院影像视觉优势,培养高素质特色应用人才。具体实践中,新闻传媒学院进行了课程设置优化、跨界合作拓展及实践平台建设三大基础建设,旨在培养既具深厚新闻素养又精通影像传播技术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视频化社会的新需求。金梦玉在发言中深入阐释了他对新闻传播教育的思考,并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他着重强调了坚守新闻判断力、提升新闻核心能力以及维护新闻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他指出,要持续创新与开放合作,培养更多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发挥人才的核心作用,并热忱欢迎各位专家进行交流指导。

专题研讨:深化党报党刊创新之路

在分论坛环节,我校新闻传媒学院新闻教研室主任李楠主持了学子论坛该论坛汇聚中国传媒大学、南开大学、重庆大学等多所高校的优秀学子代表,研究主题涉及短视频新闻观察、非遗文化报道、网络舆论等多个领域学子们各抒己见,分享了各自的研究成果和见解李楠总结道“学子论坛不仅是一次学术交流的盛会,更是对未来新闻传媒人才的一次检阅。我们期待这些年轻的学子们能够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继续发扬创新精神,为新闻传媒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党报党刊与中国式现代化分论坛中,我校新闻传媒学院新闻教研室专业教师孙笑、戴蕊、赵赫作为嘉宾,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发言。孙笑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客户端为例,探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地方党报如何通过新媒体平台重建与群众的“交往关系”,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并释放发展活力。孙笑认为,地方党报新建和运营新闻客户端并非其核心发展目标,而是吸引群众、联系群众的新途径。

蕊就提升党报党刊传播力的传统文化策略详细探讨了传统文化与党报党刊融合发展的基本规律,并提出党报党刊传播力的创新发展路径。戴蕊表示,传统文化是提升党报党刊传播力的关键支撑,需要更科学地加以运用,以实现更大作为,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舆论支持。

赵赫以《人民日报》为例,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党报党刊跨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她在发言中指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党报党刊需要秉承创新精神优化创新策略以适应当下的传播环境只有转换传播视角、加强受众意识,才能更加有效地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

总结展望:共绘党报党刊发展蓝图

本届“人民共和国党报论坛”第二十一届2024年会在热烈的讨论中成功落下帷幕论坛年会不仅全面展现了党报党刊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使命与新担当,还深入探讨了新闻人才培养、媒体融合发展等关键议题,为业界与学界搭建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作为联合主办方,此次论坛年会的成功举办不仅我校新闻传媒学院与全国高校及业界的交流合作,更为新闻学专业的教学改革与科研创作注入了丰富的灵感与动力。未来,新闻传媒学院将以此论坛为契机,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师资队伍建设,致力于培养更多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新闻传播人才,为传媒事业的发展不断贡献自己的力量。

供稿部门:新闻传媒学院

编审:范乐彤 姚栀夷

编辑:蔡佳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