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喜报】青岛电影学院“声音梦想班”校家社协同育人项目获佳绩
发稿时间:2024-09-29

在金秋送爽的美好时节,青岛电影学院传来振奋人心的消息。近日,由青岛市文明办、市妇联与市教育局联合举办的2024年青岛市校家社协同育人典型案例评选活动圆满落幕,青岛电影学院与青岛市盲校携手打造的《让声音插上梦想的翅膀》工作案例,在众多参选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佳绩,这不仅是对双方深度合作成果的充分肯定,更是为青岛教育界树立了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标杆。

(上图为两校授牌现场)

“声音梦想班”(《让声音插上梦想的翅膀》)项目,旨在通过专业的声音训练与影视艺术指导,为视障学生打开一扇通往艺术殿堂的大门,让他们的声音成为传递梦想与情感的桥梁。项目实施过程中,青岛电影学院派遣了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徐冰冰老师作为项目负责人,同时担任“声音梦想班”班主任,每周风雨无阻,为这些特殊的学生们带来语言艺术的培训,让盲校孩子通过声音,感受到世界的多彩与温暖。同时,“声音梦想班”结合视障学生的特点,量身定制了课程体系,从基础发声、文学作品表达到角色配音以及后期制作,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就业竞争力。同时,项目还积极搭建展示平台,让视障学生的声音作品有机会在更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激发了他们追求梦想、实现自我价值的无限可能。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青岛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学科带头人王劲松老师与学生们连线鼓励同学们向着“声音梦想”努力)

(“声音梦想班”线上课堂)

(“声音梦想”班线下课堂)

此次获奖,是对青岛电影学院与青岛市盲校深度合作、共同创新的高度认可,也是双方携手为视障学生点亮梦想、铺就未来之路的生动写照。它不仅展现了青岛电影学院作为高等艺术教育机构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也彰显了青岛市在推动教育公平、促进特殊教育发展方面的积极努力与显著成效。

展望未来,青岛电影学院将继续深化与青岛市盲校等社会各界的合作,探索更多元、更高效的协同育人模式,为培养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贡献力量,共同书写服务社会和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新篇章。

供稿部门:表演学院

                                   编审:吕颖慧 袁洁

编辑:梁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