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来信人,您好!

为进一步增进学校领导与师生员工的密切联系,更好地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实际问题,学校专门设立了“校长信箱"(以下简称"信箱")。为了使"信箱"更好地发挥作用,请您在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学校欢迎广大师生员工就学校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各单位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2、来信内容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并应客观真实。

3、建议您尽量详细地描述所反映问题,并填写真实姓名和联系方式,以便及时反馈办理情况。

4、对于已经答复过的事项,"信箱"可不予受理,请勿就答复过的问题重复提交信件。

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配合!

我校文学与导演学院导演专业学生成功举办艺术展览
发稿时间:2024-08-25

近日,文学与导演学院2023级戏剧影视导演二班的陈姿霖,联合本土服装品牌TSKG团队,于湛江市策划并成功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无人之境”的艺术邀请展。本次展览不仅邀请了来自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青岛电影学院、伦敦艺术学院等国内外知名艺术院校的青年才俊参与,同时也邀请到了第十届中国人像摄影十杰吕海强、亚洲知名住宅设计师刘卫军等人作为活动特邀嘉宾。

受邀嘉宾们通过影像、画作、艺术装置等多种媒介形式,深入探讨了当代艺术的多样表达与发展趋势,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视觉与思想的双重盛宴。本次展览作为一场学术型公益展览,全程免费向公众开放。

据悉此次活动在湛江吸引了不少艺术爱好者前来观展。湛江日报、湛江云媒等多家当地媒体纷纷报道。这也使这场年轻的展览获得更多的关注度。该展览在结束后广受好评与期待,而陈姿霖仍在为发掘本土文化贡献力量。该展览已正式列入湛江本土艺术青年发展计划,日后有望得到商业计划扶持,并且成为专题系列在湛江持续展览。

作为展览的举办地,湛江市以其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展览增添了一抹亮色。对于陈姿霖而言,这里不仅是她成长的故乡,更是她艺术灵感的重要源泉。她将这份对家乡的深情厚谊融入到了展览的每一个角落,让观众在欣赏艺术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而对于策展人陈姿霖而言,这场特殊的艺术展览也同样为湛江这座城市带来了更多年轻视角的注视,她希望她的家乡也能走出那个隐秘的角落(注:《隐秘的角落》拍摄地在湛江赤坎),将独具魅力的广州湾文化带到更远的地方。

展览主题“无人之境”寓意深远,它既是对当前艺术创作环境的一种隐喻,也是对艺术家内心世界的一种探索。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大众对于生活的思考热情下降,艺术家们往往面临着创作空间被挤压、作品难以获得应有关注的困境。而“无人之境”则为青年艺术家们提供了一个“被看到的机会”,寻找属于自己的创作净土,用作品去触动人心、引发思考。

参与此次展览的青年艺术家们平均年龄在1830岁之间,他们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独特的创作视角,展现了对当代艺术深刻而独到的理解。展览现场,各式各样的艺术作品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既现代又神秘的艺术空间。观众们在这里流连忘返,不时驻足沉思、拍照留念,于无人之境共振共感。此次展览不仅汇聚了众多艺术爱好者与业内专家的目光,更成为导演专业学子一次别开生面的尝试。

文学与导演学院对于学生们的课外实践活动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在陈姿霖筹备展览的过程中,学院老师们更是倾囊相授、鼎力相助。特别是崔琳琳老师,她不仅为策展学生推荐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作为参考,还热情鼓励学生们大胆创新、勇于实践。正是有了学院的支持与鼓励,陈姿霖才能够顺利举办此次艺术展览。此次艺术展览的成功举办不仅是对陈姿霖个人才华与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文学与导演学院教育教学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示。

“小小的艺术展览,尽管它目前生涩、粗糙,遇到的现实困难也很多,最终在我们能力范围内的呈现效果还有不足。但当我看到观众驻足停留,认真观看,去思考感悟的时候,我觉得这件事情还是有意义的。”陈姿霖提到,“举办这个展览的初心其实很简单,不过是想用自己的方式留下一些什么。在我看来,展览和电影的艺术也很相似,我只不过是一个年轻的讲述者,换了一种方式,去讲述属于我们的故事而已。”

文学与导演学院以优良的办学理念,鼓励学生课外创作,引领每位学子踏上了一场关于存在、意义与创造的深邃之旅。在这里,艺术不再是简单的形式或技巧展示,而是成为了探索人性、揭示真理、反思存在的媒介。未来,学院将继续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层次创作型人才,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

 

供稿部门:文学与导演学院

编审:吕颖慧 金逸霏

编辑:杜欣虹